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 
中評論壇:香港智庫為何發展不全面

http://www.CRNTT.com   2016-03-20 00:32:20  


 
  何建宗:香港政務官傳統上不注重研究水平  更重視自己免責

  我在中央政策組做過全職研究員,也做過非全職顧問,不知道是不是第一個,可能是少數之一。回應張先生說政府要向智庫撥款,我是同意的,問題是誰負責和怎麼批出撥款,我還是要回到原來我們政務官、公務員的工作方式。

  首先研究項目就是價低者得,重視的不是你的研究水準本身,說白了就是自己不會挨罵,一定要按照最保守的那種用錢的心態。只有很低的開支才可以不用繁瑣的投標程式,因此很多時候只能找個別的學者,拉交情寫一點很基本的東西。此外,中策組有個總研究主任Research Director的位置,最初是聘請教授,現在變成政務官只管行政;而且一旦由政務官做,以後都是;這反映對研究的重視不足。

  問題就是說,香港政務官一直的傳統,不是很注重研究。你看內地很多部門,都會有什麼政策研究中心,自己有研究人員。當然素質會參差,肯定不會每一個都像CDI一樣,但是起碼內地的文化是重視研究的。但在香港就沒有這個土壤。

  我是很深的感觸就是專家也好、學者也好,對政府的影響力,在內地肯定比香港要強得多。你看一個例子就是退休保障,比如周永新教授,我十年前在中策組已經請教授研究退休保障,現在政府還是找他去搞。他也快70歲了,他最近就說,我是永遠不會再幫政府了,因為政府就是用他用了幾十年,但是一直都是研究階段,說的不好聽可能就是拖延時間。最後他做的什麼報告,政策也好,還沒有采納,還沒有成為真正的政策。

  所以這個就是那種文化的問題,思路的問題,所以我覺得更關鍵就是整個政府和整個社會就要對於研究重視,尤其是官員,不然的話你多給多少撥款也沒用。我們香港不缺什麼基金、發錢給NGO申請,他們基本上沒有覺得很有滿足感,因為太多的規矩;然後那種評估都是量化的,各種因素的制約。所以我覺得我支持政府多撥款,但是也要看,就是一定要重視我們研究的質量,而不光是價低者得。

  (張志剛:我補充一句,就是我不是要求你什麼,而是整個關係要改變;不光是你給錢,因為我不是白要你的。但你不能把彼此的關係看成只是一個投標,不能只是價低者得的關係;如果這樣搞,沒法體現智庫的價值。試想,若我去年完成的項目,今年給人家用更低價拿走了,難道我要把部分研究員辭退?!我怎麼能留住人才?)

  (郭萬達:這有點像工程投標那樣子,以一種商業的運作模式來做智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