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增長率目標適當下調是好事的六大理由

http://www.CRNTT.com   2016-04-02 08:29:35  


中國正處在一個重要的較長周期的調整時期,包括經濟模式,也包括經濟政策的目標和達成目標的方式。增長率目標的下調,就是調整措施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中評社北京4月2日電/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三五”規劃,將經濟增長率目標下調至6.5%-7.0%的區間,引起各界廣泛關注,也不乏擔心。許多人設問:當前的經濟陣痛何時過去?

  光明網刊登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文章表示,答案是,只要調整到位,應該就快了。中國正處在一個重要的較長周期的調整時期,包括經濟模式,也包括經濟政策的目標和達成目標的方式。增長率目標的下調,就是調整措施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下面給出六個理由,說明為何擔心是多餘的、下調是正確的並且是必需的。

  1.總額效應:GDP同樣增長1個百分點,現在帶來的經濟總量增加比過去大得多。2015年,中國的GDP總量約68萬億元人民幣,10年前只相當於這個數字的約1/4。所以,現在只要增長1%,可增加約6800億元人民幣的經濟總量,10年前必須有4%才能達到這個效果。易言之,現在增長1%,其價值相當於過去增長4%。這一公式可簡要表述為“1=4”。簡單換算一下,2015年增長率雖然“只有6.9%”,但價值相當於10年前近28%的增長率!實際上那時“才”約10%。所以,中國的增長率目標下調,反而說明我們一直在進步,不是在退步。

  但中國的增長目標也不能太低,6.5%至7%大致就是一個“不高不低”的合適區間。不高是跟自己以往超高速增長年份比,不低是跟國際上其他經濟體相比。美國的經濟總量現在約相當於中國的2倍。所以,美國增長1%,中國就得增長2%以上,否則經濟總量超越美國就無望了,更不用說人均收入了。據此,如果美國增長3%,中國就得增長這個數字的2倍多6.5%的下限目標不是很合適嗎?發達的大型經濟體中,從現在和可預見的未來看,有必要假設美國的經濟前景相對樂觀,大致可以保持多年3%的增長率,儘管概率不高。為何中國應把美國作為參照目標?因為美國的人口只有中國的1/3,如果總量趕不上人家,人均收入將永遠趕不上N況,中國還要考慮印度這些新興經濟體的競爭壓力。

  2.價值效應:在增長目標下調的同時,GDP裡面許多東西的質量在提高、而價格甚至在下降。比如說電子產品吧:過去的電視機又大又貴,質量和性能也遠不如現在。手機、電腦、冰箱、空調……哪一個不是如此?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方面也都如此。看看中國的高鐵和基礎設施,過去是啥樣啊?這些年越來越好了。中國的高鐵網肯定是世界棒的。交通的改善還體現在公路、鐵路、民航等許多方面。寧要增長率相對較低的“高商值生活”,還是高增長但質量不咋地、價格還不低的“低商值生活”?當然是前者。

  30年前,中國是短缺經濟,盡快填飽肚子為第一要務。現在許多人吃得太多太好了,產能也過剩了,叫做過剩經濟。這個時候的主要矛盾不是快走,而是走穩。走快依然重要,但不如走穩來得重要了。產品與服務質量,主要不是靠快,而是靠穩。“穩”有很多含義,質量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3.轉崗增崗效應:略有下降後的6.5%-7%的不高不低的目標,有利於就業崗位的轉換和拓展。中國每年需要轉崗和增崗的人數,規模堪比許多中小國家的全部人口。這些崗位來自“增崗”和“轉崗”兩個方面。增崗就是新增加的就業人口需要走上工作崗位。轉崗指原來的崗位消失了,因為技術和產業進步使這些崗位創造的產品與服務,不再被消費者認可了。市場依然需要鋼鐵,但不是原來那種,而是更好的鋼鐵,這意味著太大鋼鐵產業各個鏈條上的工作崗位,也需要相應轉換。這就是轉崗。轉崗的麻煩似乎更大,因為需要適應以前不適應的環境、技能和崗位。當然,轉崗成功帶來的成果也會更多。這是一把雙刃劍。

  放大一點來說,就是目前的中國正處在一個4.0版工業革命的過程中,一個充滿機遇、自然也蘊含風險的過程。這個過程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整個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向,當然也會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由於歷史的因緣際會,中國不幸錯失了前面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機遇,這次我們再不能錯失了,實際上現在也沒有錯失。這是當代中國的大幸。4.0版的核心就是由數據技術和互聯網為紐帶聯結而來的分享經濟,基本要求就是高度整合與集成各個價值要素,並將成果分享給盡可能多的人。

  從就業而言,影響主要不是減少崗位總量,而是轉崗:從過去的“傻、大、粗”的中低技能崗位,轉向“高、精、准”的中高技能崗位。這個過程出現了大量的不適應症,而消除症狀需要耗費時日。這就是中國經濟遭遇“陣痛”的一個腳注。其他原因還包括海外市場(貿易)低迷等因素。

  正因為轉崗和增崗都耗時費力,所以,放慢一點增長目標實有其必要。如果轉崗增崗只是從A直接走到B那麼容易,如果只要1天就走到了,增長率目標就得高一點。但事實不是這樣於從A到B的過程非常複雜艱難,堪稱宏大的社會經濟工程,陣痛必定難免,包括社會矛盾和穩定問題,相當棘手。所以,必須在執政黨和政府的強有力領導下,集合全社會的力量和智慧,通過適度下調增長目標等措施,騰出必要的空間和時間資源,在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展開人類史上罕見的史詩般的大轉崗、大增崗。站在宏大的新型工業革命的背景下,站在製造業大國轉向4.0版經濟模式的背景下,中國無法繞開這道坎,只能迎難而上,把握機遇。

  所以,我們的目光要放長遠一點。整體上看,中國不是在衰落,而是在進步。中國經濟不是在衰退,而是在大轉換的路上。中國經濟和社會有痛,但只是陣痛,不是長痛,更不是不治之症,而是做手術過程中難以避開的那種痛。經濟大轉型和就業崗位大轉換,不能片面理解為就業機會總量的減少。舊的去了,新的來了。生活本來不就是如此嗎?世界本來不就是如此嗎?今天的犧牲,是為了明天的幸福;為了明天的幸福,今天必須有所犧牲。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我們必須共擔犧牲、共享利益、共同管控未來命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