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專論:釣魚島列嶼是中國領土 定能完璧歸趙

http://www.CRNTT.com   2016-04-09 00:15:32  


 
  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禦使黃叔璥《台灣使槎錄》,是繼《日本一鑒》之後,再次表述釣魚島列嶼是中國台灣島附屬島嶼的中國官方文獻。他在卷二記載:“(台灣)山後大洋北,有名山釣魚島,可泊大船十餘。崇爻之薛坡蘭可進杉板。”薛坡蘭為橄欖山諸嶼礁之古名,源自宋朝。卷一記載:“台山(台灣島)發軔於福州鼓山”。因此,《台灣使槎錄》是中國官方文獻最早記載,釣魚島列嶼和台灣島同屬於中國大陸架自然延伸隆起部分,乃是中國固有領土。

  清乾隆巨幅《坤輿全圖》,為乾隆皇帝欽命繪制。屬國家級官方興圖,於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成圖,系極精致絹本彩繪世界全圖,共二軸,圖幅縱198公分,橫377公分,原存清內務府興圖房,今珍藏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作者為法國傳教士蔣友仁(Michael Benoist,字德翊)。

  蔣圖局部:中國、琉球、日本、朝鮮,圖中釣魚島列嶼部分:好魚須、懽未須、車未須,其著色與台灣、中國大陸完全相同,系黃中帶淺紅,明確標示釣魚島列嶼是中國台灣島附屬島嶼,亦清楚標明釣魚島列嶼和台灣全島一起同屬於中國版圖。而且,

  取名全用中國福建閩南方言的語音,更明確表明是中國固有領土。好魚須即釣魚嶼,懽未須為黃尾嶼,車未須系赤尾嶼。於閩南方言中,權與黃,車與赤,未與尾,須與嶼,是語音相似;好魚,乃撈魚之意,和釣魚,系含義接近。釣魚島及其鄰近兩個小島和三處四個小岩礁,清朝時期習慣合稱為釣魚嶼或釣魚台,因此,圖中好魚須、權未須、車未須,實際上是包括了整個釣魚島列嶼。圖中,把今之東海,稱為皇海,意即大清皇朝之海,明確標示清朝時期,東海是中國海域,主權屬於中國,其資源歸中國已有。此圖刊登於香港《鏡報》月刊2012年10月號“保釣特輯”,是拙文《清“乾隆圖”論釣魚島列嶼屬中國》筆者提供的附圖。

  此圖不僅現實意義重大,歷史價值亦極顯著,堪稱中國和世界制圖史上集大成傑作。在證實釣魚島列嶼為中國固有領土,東海屬中國海域方面,此圖是最全面最權威的輿圖。同時,此圖明確載入台灣本島及其附屬島嶼(包括釣魚島列嶼在內),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力反駁了“台獨”分子關於“台灣從未是中國的一部分”之謬論。

  蔣圖初繪成圖於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重繪於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成圖,重繪歷經七年之久,可見他繪制《坤輿全圖》過程非常嚴謹。蔣氏繪成此圖後,將其法文圖寄回法國出版,產生了重大影響,此後,西方各國出版的世界地圖或中國沿海圖,相繼沿襲蔣圖畫法,明確載入台灣本島及其附屬島嶼(包括釣魚島列嶼在內)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釣嶼是台灣島屬島,明朝福建地圖為憑。明萬歷十年(公元1582年)之福建地圖,此圖在中國台灣島東北附屬島嶼處,填注釣魚嶼(東番)、黃尾嶼(東番)、赤尾嶼(東番),明確標示釣魚嶼、黃尾嶼、赤尾嶼,是中國台灣島附屬島嶼。當時台灣島稱為東番,亦名小東。這與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鄭舜功《日本一鑒》記載:“釣魚嶼,小東小嶼也。”二者所言相同。這說明中國官方早在公元1565年和1582年就明確指出:釣魚島列嶼是中國台灣島附屬島嶼,為中國固有領土。

  清朝福建地圖,證明釣嶼屬福建管轄。清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之福建地圖,此圖在中國台灣島東北附屬島嶼處,填注釣魚台(福建)、黃尾嶼(福建)、赤尾嶼(福建),明確指出,釣魚台、黃尾嶼、赤尾嶼屬於中國福建省管轄並行使主權。釣魚島及其鄰近二個小島和三處四個小岩礁(橄欖山諸嶼礁),清朝時期習慣合稱為釣魚台或釣魚嶼,因此,圖中釣魚台、黃尾嶼、赤尾嶼,實際上是包括了整個釣魚島列嶼。此圖把台灣府和福建塗為同一顔色——黃色,清楚指明台灣府屬於福建省管轄。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清朝即已統一了台灣,置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把台灣府升格為行省,不過,釣魚島列嶼區劃,在《馬關條約》之前,一直屬於福建省管轄。日據時期,釣魚島列嶼也歸“台北州”管轄,與琉球無關。

  明萬歷十年之福建地圖和清嘉慶二十五年之福建地圖,此二幅彩色地圖,筆者都擁有其影印件,已收入拙書《釣嶼考》論集——附:圖相文獻及說明。已定稿,待出版。過去,釣魚島作者未提及此二圖,是筆者首次發現此二圖對釣魚島列嶼的記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