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農業大縣種地調查:土地流轉遇冷

http://www.CRNTT.com   2016-05-29 15:40:21  


 
  2.誰能種好地?

  留守老人難支撑現代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優勢明顯,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快

  靠留守老人、婦女能否撑起現代農業?

  記者了解到,從糧食單產水平看,普通農戶并不比規模經營主體低。

  以平陵村為例,小麥平均畝產1100斤,玉米1300斤;而東史固村龍頭企業基地,小麥平均畝產900斤,玉米1100斤。

  “一家一戶精耕細作,大戶、企業很難做到。”肖洪生說,雖然現在從種到收都是機械化,但澆地、打藥等不少活還要人工,比方說機播斷綫,補苗能不能補够,澆水能不能澆到,農民種自家的地,肯定比給別人幹用心。

  然而,現代農業不能光看產量,更要看質量,看發展後勁。普通農戶連年高產豐收背後,一些問題凸顯出來。

  “地越種越饞了,地力下降,化肥用量難減下來。”延津縣農技推廣站站長郭培榮說,現在推廣科學施肥,一畝小麥施25斤化肥就行,但普通農戶怕施肥少了,產量上不來,往往要上50斤。

  “現在種地輕鬆多了,但技術要求更高了,靠老把式恐怕難跟得上。”郭培榮認為,延津小麥十幾年進行了4次大的品種更新換代,每個品種啥時種,啥時打藥,怎麼扶苗,各有各的講究。比如,農藥打到小麥基部效果好,但許多農民使用噴壺,灑在了葉面上。

  對此,肖洪生深有感觸。2005年村裡推廣優質小麥,他拉來5萬斤種子,挨家挨戶去送,很多農戶就是不願種。眼看要錯過時令,他一著急,帶著村幹部把別人的地拔了,硬給種下去。育種要求純度高,統一品種,6個耬,一人看一個,生怕其他種子混進去。第二年大家看到收成,才沒了情緒。“要是現在,不敢這麼幹了。”他說。

  相比之下,規模經營主體優勢明顯。

  新良糧油公司流轉辦主任閆希戰說,1700畝地統一經營,新品種、新技術很快能到位。現在打藥用飛機“打工”,噴施一畝地只需幾分鐘,只要15元,比雇人便宜10元;肥料集中采購,一袋肥也能省10元;訂單收購,價格每斤能高一毛到一毛五,比普通農戶更有市場話語權。

  “想掙錢必須有規模。”在章丘市萬新村村支書沙樹星看來,“一畝地掙500元不好掙,但掙100元總可以吧,規模上去了,收益能放大很多。”他自己有一個“放羊理論”:四五只羊也得放一天,一次放四五百只羊也是一天。

  “不冷不收,不熱不插。”大葱種植是體力活兒,也是技術活兒,為此萬新村成立富硒大葱合作社,小麥、大葱輪作,流轉200多畝地,入社社員30戶。“凡是種3畝以上,嚴格按標准化種植,不亂施化肥、農藥的,才能成為社員。”沙樹星說,合作社種的大葱品質更穩,價格更好。

  在延津縣,有1710家合作社,入社社員2.3萬戶,市級龍頭企業19家;在章丘市,農民專業合作社1000多個,家庭農場有300多個。

  農業後繼乏人,種地確實要換個種法。快速成長的種糧能手、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主體被寄予厚望。

  3.新型主體的新困境

  糧價走低,大戶種糧虧本,土地流轉速度放緩。期盼調結構政策早出台

  調查發現,玉米價格下跌,讓不少新型主體陷入新的困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