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蔡英文兩岸政策 解析及展望

http://www.CRNTT.com   2016-08-19 00:21:53  


 
  一個核心。就是將“維持現狀”作為處理兩岸事務的核心原則。蔡在2015年12月22日出席台灣七大工商團體所舉辦的“台灣經濟發展論壇”中發表演講即表示“台灣現在需要的是穩定的兩岸關係,她將以維持現狀作為最重要的主軸。2015年12月25日電視政見會上再次指出,將會以「維持現狀”的“台灣共識”為核心,遵循“‘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並在過去二十多年,兩岸協商和交流互動的成果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2016年1月20日接受“自由時報”專訪時指出,這次大選結果,顯示她所主張的“維持現狀”,就是台灣的主流民意,將以“維持現狀”作為處理兩岸事務的核心原則。至此,“維持現狀”作為處理兩岸事務的核心原則終得確立。2016年5月20日就職演說,再次強調將努力維持現有機制,保持兩岸之間的對話與溝通,並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被部分學者解讀為向大陸釋放了“善意”。但從蔡的曆次表態中,我們不難發現,其強調的維持兩岸關係,只是一味強調台灣民意基礎和台灣的內部共識,所謂“努力促成內部和解,強化民主機制,凝聚共識,形成一致對外的立場”。而對於大陸一再強調的“九二共識”、“一中原則”始終採取回避的態度,還不斷強調“維持現狀”是台灣民眾的普遍民意,是“台灣共識”的核心。蔡維持現狀一說,並不是談“維持兩岸現狀”,更多的是要“維持台灣的現狀”,並且在有意無意的暗示“維持現狀”是“台灣共識”的一部分。正如民進黨發言人王閔生所說,蔡的“維持現狀”就是維持台灣民主自由,維持台海和平,維持兩岸穩定發展的現狀。台灣綠營學者郭正亮更進一步指出,“台灣就是‘中華民國’”才是蔡所指的“維持現狀”內涵。

  四個基礎。既將“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中國民國’現行憲政體制”、“兩岸過去20多年來協商和交流互動的成果”、“台灣民主原則與普遍民意”作為推動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

  1、關於“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蔡在2015年6月8日結束訪美時就指出,民進黨沒有否認1992年兩岸會談的歷史事實,也認同當年雙方都秉持相互諒解的精神,求同存異;民進黨將回歸這個基本事實,至於這個事實的詮釋跟名詞使用問題,“就繼續求同求異吧”。值得注意的是,蔡強調的“兩岸會談的歷史事實”,但這個“歷史事實”並沒有觸及到當時“海基會”與“海協會”對“九二共識”都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看法;而是一再強調“認同當年雙方都秉持相互諒解的精神,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等於復制了陳水扁時期多次提到的“九二精神”,顯然不能得到大陸的認可。

  2、關於“‘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蔡在2015年6月3日到華府智庫(CSIS)發表演講時指出,將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依循普遍民意,持續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發展。至於甚麼是“現行憲政體制”,蔡也指出,“包括憲法的內文、增修條例、相關憲政釋文、法官判決以及政府與人民的相關運用等,都包含在內”。這一解釋顯然為其未來彈性解釋與處理“中華民國憲法”及“‘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留下了巨大的模糊空間。蔡的幕僚則進一步指出,所謂憲政體制,就是不只於憲法本文,而是把“憲政精神”及“憲法”衍生的所有法律作為施政準則。依此解釋,“‘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與“一中框架”並沒有必然聯繫。如1991年李登輝將“‘總統’直選”列入“憲法”後,選區被限定在台澎金馬地區,而“‘中華民國’的領導範圍”也將局限於台澎金馬地區,這是典型的“‘中華民國’在台灣”的表述,與“兩國論”及“一邊一國論”的實質如出一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