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林明治:構建兩岸青年“共有觀念”

http://www.CRNTT.com   2016-10-31 00:13:38  


論壇現場(中評社 束沐攝)
 
  第三,在創業與就業方面,鼓勵與資金支持青年共同合作,如雙方所在單位合作項目、共同創業等。對台灣青年而言,台灣市場相對狹小,大陸方面設立台灣青年創業專項基金、創業基地和台胞就業服務中心,鼓勵他們到大陸就業、創業,可以開創出另一片天地。同樣,鼓勵大陸青年針對自己的特長與技能,到台灣尋找新的機會與發展空間。她認為,經濟上的創業不是簡單的經濟讓利,更是幫助兩岸青年獲得經濟獨立,獲得尊嚴和自由。此外,大陸相關部門可提供相關的基層見習工作機會,讓台灣青年走進大陸基層社會,為他們提供一個客觀全面了解大陸社會民情的良機,讓他們在親身參與大陸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地提升對祖國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第四,在公益活動上,大陸相關部門可出台相應的政策,安排與鼓勵台灣青年參與支教、扶貧、公益慈善、社區管理等志願活動。她表示,台灣的義工文化令人贊嘆,倘若鼓勵其來大陸參與支教、慈善等公益活動,不僅可以加深兩岸青年之間的溝通交流,更可讓台灣青年進一步深入了解大陸社會,熱愛這一片土地。對於義工,社會中的理解不在於口號和理念,而在於平凡世界中的真誠和點點滴滴,“這是一個信仰的力量,無形且強大的力量,而政治的強制性另其目的或許過於功利,反而欲速不達”。

  第五,建立新的集體記憶,在兩岸青年群體中構建彼此認可的“共有觀念”,提升兩岸青年的心靈契合度。她指出,面對兩岸關係發展出現瓶頸,雙方都應秉持靈活創新的態度,只有發揮創意才能解決問題。堅持平等、互相尊重的交流原則,增加青年的互動機會與合作空間,在觀光、商務、文教等交流上,逐漸分享價值思想、資源背景與未來願景,使兩岸青年的心靈契合更進一步。

  林明治表示,兩岸青年同為炎黃子孫,其成長過程中共同接受中華文化的滋養,因此,可借助雙方共同的價值取向和善觀念構建彼此認可的“共有觀念”,從抗戰勝利等歷史出發建立兩岸青年新的集體記憶,從而使得兩岸青年逐漸減少“他者”與“我群”的身份區隔,兩岸青年融為一體。

  “群體接觸會改善關係的發展,甚至會改變固有的刻板印象,兩岸青年越早彼此接觸,越容易產生真正的理解與信任,越容易彼此包容與相融,越能夠發展真誠深厚的友情”,她表示,通過兩岸青年交流,增加青年之間的思想交流與心靈溝通,進而提升雙方的信任感,在青年之間形成穩固的“共有觀念”,從而建立息息相關的集體利益與共同的認同感。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