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台灣難於出現“特朗普”現象

http://www.CRNTT.com   2017-08-27 00:09:56  


 
  1、充足且相對便宜的勞動力及生產用地,以及大陸各地政府的各種優惠及服務,大大降低了生產和交易成本,增強了企業的競爭能力。

  2、大陸巨大的市場規模,為台灣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提供了必要條件。

  3、大陸為台灣的系統廠商與零元件供應商的虛擬整合提供了空間或條件。虛擬整合有別於傳統的垂直分工或垂直整合,是現代供應鏈體系的一種形態,這是台灣諸如廣達、鴻海等系統廠商得以成為世界知名大企業的關鍵。例如,鴻海集團佈局全球的關係企業總數高達 841 家,亞洲地區472家,美洲地區286家,設立最多的國家/地區是中國大陸,有 274 家;鴻海的大部分供應鏈與製造基地在中國大陸,營收前五位的關係企業中,有三家在大陸。②顯然,正是假中國大陸的要素資源和市場優勢,台灣產業強化了在全球生產組織網路體系中的作用或地位,可以說進入中國大陸投資設廠與嵌入全球生產組織網路體系是一體兩面,具有不可分的密切相關性。

  因此,對於台灣企業尤其是知名大企業而言,全球化過程不可或缺一環就是進入大陸市場,這是地緣因素所決定了的,猶如全球化對於英國而言,首當其衝的是與EU的關係,對於美國而言則是與NAFTA的關係,等等。如果在台灣反全球化,就一定會衍生為反對兩岸經貿關係。如果台灣產業或企業發展要“去中國化”,它的優勢是無法維持的,換言之,“去中國化”是台灣知名大企業商業生命中最不能承受之重,經濟人理性使然也,這對台灣經濟而言也是一種比人強的形勢。

  政治領導人的產生涉及政治問題,如果出現一位具有社會知名度的工商大佬出任台灣地區領導人,的確是台灣政治的一種變化,亦即傳統政黨政治在一定程度上的解構式變化,或許會在施政理念和風格方面帶來一些創新,在經濟發展政策導向方面帶來一些變化,在政府的公共福利和社會治理方面增添一些投入,甚至導致台灣政治版圖或生態出現新的格局,等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