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楊晶華:“王炳忠事件”的性質異議

http://www.CRNTT.com   2017-12-25 00:10:06  


 
  第四,事件發生的背景。蔡英文自執政以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以“柔性”、“隱性”、“迂回”的方式推動“台獨”活動;阻撓兩岸民間往來,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全面限制高級將領等赴大陸交流,限制現任公務員登陸;推動通過相對敏感的“公民投票法”修正案;迎合美國的“印太戰略”等。在兩岸官方聯繫機制陷入停擺的形勢下,大陸始終牢牢掌握著兩岸政治博弈的主動權。目前大陸的發展呈現良好的勢頭,不論國際格局還是國內形勢,都向著對大陸有利的方向發展。近日,解放軍空軍“繞島巡航”的行動也加劇了民進黨當局的恐慌。兩岸關係的大背景為民進黨當局打壓統派人士提供了可能的動機。

  由於目前證據未公開,案情尚難釐清,在目前對此事件定性,還為時尚早,但從事件的發展走向及可能路徑,對此事件的影響也可窺知一二。

  第一,台當局應該會在各方壓力下公布案情細節。任何涉及“國家安全法”的指控必須掌握確鑿的證據,否則就是對台灣民主法治的嚴重傷害。就目前台灣調查機構提供的物證是在涉案人員居所搜出的“人民幣、簡體字賬册”,並不能證明什麼。此事件一經爆發就被高度聚焦,並不是一件簡單的刑事案件,其牽涉多角政治力量的博弈。台當局調查機構勢必要接受島內外各界的審視。涉嫌違反“國家安全法”的事證認定的模糊空間比較大,要想表明此事件僅止於法律問題的層面,與台當局的政治目的無關,台灣檢調部門必須盡速釐清相關案情,提供確實可信的證據,回應各界的質疑。
  
  第二,案件的性質鑒定迫切性強,但很難擺脫政治性的介入。在兩岸關係陷入僵局的背景下,任何涉及“國家安全層面”的舉動很容易被視為帶有政治性,甚至是敵對性,從而導致兩岸對抗情緒的螺旋式上升。目前問題爭議的焦點仍然是案件的性質,因此案件性質的鑒定迫切性強。如果此事件是政治事件,那麼蔡當局對統派人士羅織罪名,打壓島內“反獨促統”勢力,阻斷兩岸青年交流,推動“台獨”的目的將公開化。如果此事件是司法事件,根據上述分析看出,也很難是一件完全無涉政治的司法事件,會夾雜政治性的介入,其性質雖與純粹的政治事件有所不同,但也應看清司法事件中的政治因素。具體的分析還有賴於之後辦案細節的公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