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周建閩:台灣邊緣化的由來與破解之道

http://www.CRNTT.com   2018-04-29 00:14:15  


 
  但好景不長,隨著美蘇爭霸,在美國對華戰略發生重大轉變的背景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71年取代台灣“中華民國”政府,正式加入聯合國。台灣被逐出聯合國后,國際地位一落千丈,從1969年高達70個邦交國,快速下滑至1978年的22個,在國際社會被迅速邊緣化。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會是直線式前進變化的。台灣在國際上的邊緣化,雖然在七十年代已經基本定型,但未完全固化。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正是台灣經濟起飛快速發展的時候。作為亞洲“四小龍”之首,台灣經濟連續30多年來以兩位數成長,創造了所謂台灣“經濟奇跡”。1988年台灣外匯存底高達750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而同年中國大陸的外匯儲備僅33.72億美元。靠著財大氣粗,台灣在八、九十年代四處撒錢,大搞“金錢外交”,不斷加強對第三世界小國的聯繫拉攏,其邦交國一度上升至30個。

  隨著大陸加快發展經濟,不斷壯大實力,台灣靠著大撒金錢換來的邦交國也只是曇花一現。兩岸“外交戰”在九十年代後期及新世紀之初陳水扁執政期內激烈交鋒,最終台灣一路敗落,邦交國不斷流失,到2008年只剩下23個。馬英九上台后,提出“外交休兵”的主張,由於其認同“九二共識”與和平發展的理念,得到大陸的認可,才使得台灣的邦交國穩定下來。而民進黨蔡英文當局2016年上台后,由於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外交戰重啟。台灣目前已經失去巴拿馬等兩個邦交國,估計未來斷交將會陸續有來,台灣在國際政治上邊緣化已成定局。

  經濟邊緣化,是台灣最新的標簽,也是最牽動人心的話題。畢竟,政治邊緣化主要關乎執政當局,對平民百姓沒有那麼大的影響;而經濟邊緣化則不但關係到政權的經濟基礎,更關係到社會大眾的切身利益,關係到台灣至關重要的經濟地位和經濟影響力。可以說,這才真正是台灣的命根子所在。

  台灣在經濟上曾有過傲人的成績,經濟社會的發展程度也接近發達國家,長期以來,“台灣經驗”曾是台灣人的驕傲,何以短短十多年光景就失靈了?年輕一代甚至不知道還有這個名詞;取而代之的,居然是“台灣邊緣化”!台灣經濟究竟錯失在哪裡?為何會長期停滯不前,致使社會大眾的薪資十餘年基本不變、低薪成為年輕人抗爭的主題?

  歷史是昨天的現實,今天的鏡子。回溯歷史,不難發現台灣經濟的高峰期在九十年代初中期;而這也正是台灣民主化機制加快建構的時期。與政治上的民主化成反比,台灣經濟自此之後就一路下滑,結束了持續40餘年的快速成長期,開始進入一個低成長的停滯期。總結起來,有這樣一些緣由導致了台灣經濟的長期下滑與邊緣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