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謝明輝:用中華文化建構兩岸共同家園

http://www.CRNTT.com   2018-05-22 00:19:26  


 
  三、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中華民族是以漢族為主涵蓋滿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瑤族、壯族、維吾爾族等56個血緣不同民族在內的龐大民族,每個民族最終可以融合成中華民族,就在於都中華文化的共通性、包容性,將彼此凝聚在一起。中華文化影響力超越血緣,自古統治中國的歷朝歷代,都以擁有中華道統自居。包括五代十國、元朝、清朝等異族統治時期,遇到中華文化就不斷地被融合進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員。中華文化不僅淵遠流長,更是博大精深,分述如下:

  (一)文字:文字是文化的載體,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但最能夠代表中華文化非漢字莫屬。漢字的演變很難以一刀切,但基本上可以確認秦始皇“書同文”規範了漢字的結構,使得漢字走向定型,深深影響漢字後來的發展。與西方如歐洲聽覺型的字母表意文字迥然不同,漢字是主要以形為主的視覺型表意符號。

  (二)國學:“國學”一詞不是自古有之,而是源於19世紀西風東漸,有志之士為保留國粹始現。“國學”從時代演近來看,可上溯自殷商西周的史官之學、春秋戰國的百家之學、漢代儒學經學、魏晉玄學、南北朝隋唐佛學,下至宋明理學、清代漢學,到近現代的新儒學等等學說皆屬之,涵蓋廣泛。就是因為這些諸子百家思想的發展,開啟了中華文化豐富的內涵。

  (三)宗教:中華文化講究天人合一,反映在儒釋道融合一體的包容性。在中國的歷史上,除了政治行動引發的“三武之禍”外,從未發生宗教之間的戰爭,充分揭示宗教自由的精神。

  (四)風俗習慣:風俗和習慣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是社會成員之間約定成俗的生活準則,然後逐漸形成共識而固定延續下來,成為社會行為的指導,主要涵蓋嫁娶喜慶、時令節日、拜祭祖先、烹調飲食等各個生活層面。其中,除夕春節、端午、中秋為家人團圓的三大節日,清明、中元、重陽則與慎終追遠和祭祀相關。而且不論婚喪嫁娶、走親訪友,總是以吃作為活動的重要內容,因此,對於飲食也形成獨特的講究。“烹調”二字就體現出對於食物料理上重視,前者強調熟食,後者著重美味,呈現出與日本或西方重生食,以及筷子文化同西方刀叉文化的極大差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