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美對華戰略巨變深層動因

http://www.CRNTT.com   2018-07-07 00:13:51  


 
  其次,是源於對中國崛起的危機感。中國崛起的速度之快、力度之強、影響之大,可以說遠遠超乎美國的想像。與此同時,美國在綜合國力方面的相對優勢在逐漸縮小亦是不爭的事實。一個在政治、社會、文化和價值觀領域“異質”中國的迅速崛起,引起了美國決策精英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危機感。時至今日,美國朝野各界普遍認為中國在中美關係發展過程中,利用美國的“寬容”、“軟弱”甚至是“失誤”,獲取了巨大的利益,實現了自身的崛起,甚至令中美關係業已成為“事實上的朝貢關係”(a de facto tributary state to China)。②與此同時,美國認為數十年來其對華戰略的基本假設已被證明是“錯誤的”,即對華接觸和發展經貿合作的政策,並沒有使中國朝著美國所期望的方向發展,也未能將中國成功地納入到美國制定和主導的亞洲安全、政治和經濟秩序框架,反而使中國鞏固了共產黨的統治和“國家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更有甚者,在美國部分鷹派人士看來,“依靠”美國的“支持和幫助”而日漸壯大的中國不僅不知“感恩”,反而在各個領域發起對美國的挑戰,對美國國家利益構成了全方位的威脅。因此必須及時採取行動,以“亡羊補牢”,對中國的發展進行圍堵和制衡,以免中國進一步崛起後徹底顛覆美國的霸權地位。

  第三,是源於應對中國“苦無良策”的焦慮感。事實上,在奧巴馬執政後期,美國已經開始將中國視為未來對美國全球領導地位的主要挑戰者。“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推出,以及美國積極介入中國與周邊部分國家在東海、南海的領土主權爭議,借機加強在中國周邊的軍事存在和前沿威懾,對中國進行制衡和圍堵的種種舉措,本身便是這一對華戰略認知的反映。早在2015年5月,美國頗具影響的外交關係委員會便發表題為《修改美國對華戰略》的報告,直言中國在目前和未來幾十年內都將是美國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因此美國應當改變對華大戰略,制定更加統一的策略,從此前的支持與合作,轉變為施壓和競爭。以長期應對不斷增長的中國國力。③只不過由於烏克蘭危機的爆發,以及敘利亞內戰的不斷延燒,導致美俄關係嚴重惡化,同時也令美國對中國的戰略制衡力度大打折扣。而在特朗普上任後,將中國認定為美國長期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戰略對手”(strategic adversary)已經日益成為美國政界(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軍界、商界、學界、輿論界的廣泛共識。與之相伴隨的則是,美國認為此前以“接觸戰略”為主軸的對華政策已經被證明是“無效的”,甚至已經“失敗”,必須重新思考和確定新的對華戰略。④但是隨著美國綜合國力的相對衰落,美國對中國的戰略優勢已經大大縮小,加之中美兩國在經濟、貿易、金融等領域業已形成史無前例的相互依賴,以及美國在一系列地區和全球問題上需要中國的合作與支持,如此種種,使得美國戰略界迄今為止仍未找到一個可以替代“接觸戰略”的新的戰略框架,這種“發現問題”但卻又“苦無良策”的困境,使得美國對華戰略焦慮感不斷上升。

  二、“修正主義戰略對手”:對華重新定位及策略調整

  在上述多種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尤其是基於對中國內部發展走向、對外戰略意圖的普遍誤讀和嚴重曲解,特朗普政府開始重新對中國予以“戰略定位”,並嘗試對既往的美國對華政策框架進行調整,在幾乎所有政策領域推行更為咄咄逼人的政策舉措,對中國展開“全面反擊”,也使得中美關係進入一個艱難的“戰略調整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