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新時代的台灣統一運動

http://www.CRNTT.com   2019-02-17 00:01:22  


 
  大陸和台灣過去曾在政治、軍事和經濟上長期對峙,好在改革開放之後,大陸對台政策作了戰略性調整,進入新的歷史階段,但卻在這個階段兩岸關係受到“台獨”分離路線的干擾與破壞,使得台灣錯失了改革開放帶來的歷史機遇,這是讓我們覺得最痛心的地方。

  為什麼台灣會出現分離運動、“台獨”運動?追根究源,因為當年國民黨反對共產黨走人民民主的社會主義道路。但在國家發展道路上,中國大陸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讓我們國家的發展走向了新中國以人民民主的社會主義為主體的發展道路,並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走到今天,而台灣因為走西方發展道路,在二戰後至七十年代末期,比較順利地有了經濟發展,這個成就造成了台灣人普遍覺得台灣的制度與發展遠比大陸要好得多的優越感,再加上台灣人長期受國民黨教育而形成的根深蒂固反共蔑陸思維與情緒,以至到後來這種優越感已明顯變得越來越莫名其妙,也积重難改。

  其次,需要指出且易被忽略的一個造成後來“台獨”思潮泛濫的原因是,台灣在抗戰勝利光復後,遷台的國民黨政府始終沒有著力清算日殖時期的“歷史是非”和沒有著意消除那個時期的“文化糾纏”,國府為了反共冷戰而在這個問題上有意無意的忽視,為後來的激進“台獨”運動皇民化親日化提供了可資利用的歷史資源。

  再其次,“台獨”運動的背景並不像“台獨”分子宣傳的肇因於“二二八事件”,那是對歷史事件的刻意曲解和對事件背景的存心遮蔽,“二二八”事件主要是當時內地反國民黨風潮在台灣島上的反映,少數親日遺民和台籍皇民利用這個風潮趁機煽動肇事所惹起。

  “台獨”運動的背景之一其實可以溯源到台灣六、七十年代諸如殷海光這類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公開提出來的“反攻無望論”,以及蔣經國執政後期也贊同的“革新保台論”,這兩種思潮和政策背景實為“台獨”運動奠定了基礎,開闢了道路。直到今天屢遭嘲諷的泛藍“獨台”或“華獨”(或曰“中華民國”死忠派)的思緒源頭可說也是植根於此:既然“反攻無望”就乾脆“拒統”,永遠依靠美國“維持現狀”下去——這就是台灣社會長久以來的集體心理狀態。

  至於後來在民間泛起的“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等這類論調,都不過是“台獨”和“獨台”運動及思潮的延伸副產品而已。

    解決台灣問題最大的障礙仍是美國

  2018年12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曾引用毛中席的話說: 中國經過長期奮鬥,人民民主革命勝利衹是序幕。我們在改革開放40年後的當前,應可以體會習總書記講的下面這句話: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貿易國,中國經濟對世界的貢獻已經達到30%,這是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的重大歷史飛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