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兩岸縣市經濟交流合作主線應如何

http://www.CRNTT.com   2019-04-17 00:10:51  


 
  (四)兩岸縣市經濟交流合作的外溢政治、社會與文化效應有限且“不平衡性”始終存在

  兩岸交流層面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現為:一是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推動兩岸經濟關係進入融合發展階段,但兩岸社會關係尚處於淺層的“接觸”階段,而兩岸政治關係則還在“競合”之中。二是兩岸交流領域的“不平衡性”十分明顯。如政黨交流中,國共兩黨交流領先,起引導性作用;民共兩黨之間交流則問題巨大,還沒有正式啟動。經濟交流與合作領先於政治層面的交流;新聞交流事實落後於兩岸關係發展實際進程。文化交流中演藝活動多,共同價值觀層面的探討少;文化創意產業交流與合作多,而傳統文化層面交流少。三是兩岸交流呈現嚴重的地區 “不平衡性”。兩岸交流中的南北、東西差異客觀存在,大陸與台灣北部、中部交流多,與南部交流相對不足,台灣與大陸東南沿海交流多,與西北、東北交流相對較少,台灣民眾到大陸交流比較多,而大陸民眾到台灣交流相對較少等等。

  (五)政治因素不斷制約兩岸交流深化、兩岸社會間矛盾日益顯現、兩岸地方性經濟交流熱絡且深化訴求強烈,但兩岸間交心不足等問題凸顯

  1、政治因素在不斷地制約兩岸交流的深化。兩岸關係中客觀上存在著的政治分歧一直對兩岸交流產生制約性的影響。特別是2016年5月蔡英文民進黨重新上台執政以來,兩岸關係中既有的交流合作局面面臨嚴峻挑戰。而兩岸政治關係中事實上存在分歧與博弈特徵,導致兩岸之間的政治交往始終面臨很多障礙。

  2、兩岸交流中兩岸間社會分歧與矛盾日益顯現。近年來,兩岸社會與民眾間因交流以及交流面有限而瞭解不足,台灣民眾對大陸誤解依然廣泛存在。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台灣社會“走出去”之迫切和“請進來”中對大陸的防患心態與閉關自守的思維嚴重。隨著大陸遊客赴台游的進一步發展,兩岸社會間的交往既有正面作用,也存在負面影響,包括兩岸官方和民間互信不足,台灣民眾對大陸政府和大陸民眾的不實印象,未因兩岸交流而獲得改善,社會融合仍然任重道遠,顯示兩岸社會交往尚處於粗淺接觸與“磨合”階段。

  3、兩岸之間經濟交流合作熱絡而民眾交心嚴重不足同步並存。伴隨兩岸縣市經濟交流與合作在不斷深化,兩岸經濟交流合作訴求與格局已然形成,但台灣民眾的“中國認同”並未因此而有所提升,相反卻有進一步疏離的現象。台灣經濟進一步依賴大陸,但心理恐懼卻並未消散,影響著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邁向兩岸和平統一方向的態度,從而使得兩岸之間“共同認同”的建構仍然任重道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