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印太新戰略下東盟的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21-09-22 00:03:59  


 
  從歷史和地緣政治角度看,東南亞在國際舞台上的重要性,往往並不祇是取決於地理位置,更重要的是其如何影響大國戰略競爭。眾所周知,“東南亞”作為一個國際區域概念出現於二戰結束前後。為了擊敗日本法西斯,盟軍決定於1943年設立東南亞司令部。不過,最初“東南亞”的範圍祇包括緬甸、泰國、馬來亞、新加坡和蘇門答臘等。直到20世紀50年代,隨著冷戰的加劇,學術界和政策部門加強對東南亞區域的研究,東南亞的地理範圍才進一步明確,其戰略地位才進一步鞏固。因而,從這個意義上,東南亞的地緣政治地位是由大國戰略競爭決定的。不少國際關係文獻在討論東南亞國家應對大國戰略競爭時,其經典模型是對衝。從理論上看,這一模型以及立足於這一模型變種的相關概括,都是以小國與大國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實力差距為前提,而且還需要假設小國往往可以在兩個或者以上大國之間做出合理的選擇。

  不過,這並非是東南亞國家外交故事的全部。20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東南亞經濟體,特別是“四小龍”的經濟崛起以及東盟區域合作的進展,東南亞國家在經濟貿易上的重要性也在上升,因而本身也日漸成為世界政治經濟舞台上的重要行為體。在日漸興起的“印太”戰略視野下,東南亞的地位不僅受到大國戰略競爭的影響,也取決於東南亞國家自身的發展,特別是東盟一體化建設的推進。鑒於大國戰略競爭的範圍遠遠超出區域層面,東南亞國家的選擇需要立足於本國和區域的發展,而不僅僅是外交上的對衝或者平衡戰略。

  一、一波還是多波“印太”潮流?

  第一波使用“印太”術語的是20世紀30年代的德國地緣政治學者豪斯浩弗。豪斯浩弗之所以重視這個概念,一是因為19世紀末以來德國地緣政治學的主題是配合和完善德皇的“世界政策”,欲擺脫地理上被周邊大國圍困的格局,因而需要開拓和藉助於海洋戰略;二是豪斯浩弗早年被派駐日本大使館,對日本痴迷美國馬漢的海權論頗感疑惑,但同時也對太平洋力量態勢的變化頗感振奮。日本早年將自己看作是亞洲大陸邊緣的英國,通過幾次英日同盟攫取了大量的利益,甚至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獲得了德國在太平洋赤道以北的島礁。為了與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相抗衡,德國和日本紛紛走上軍國主義的擴張道路,試圖藉助於英美等國使用過的海洋戰略,從英美等國手中獲得更多的殖民地,組建有利於其經濟增長的經濟區,從而打敗這兩個國家。歷史已經證明這一戰略並不成功。在德日失敗以後,“印太”這個概念的合法性也不復存在。

  第二波使用“印太”概念的主要是澳大利亞。1973年,英國加入歐共體,嚴重衝擊了澳大利亞和英國之間的傳統貿易聯繫。澳大利亞被迫改變其對外貿易和經濟的方向,轉向亞洲,特別是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地區等經濟發展良好的國家。澳大利亞傳統上經過印度洋與歐洲開展的貿易額大幅度下降,通過太平洋與東亞開展的貿易額迅速上升。在澳大利亞的一些戰略學者看來,澳大利亞既有通過印度洋開展的貿易,也有通過太平洋進行的貿易,因而應該是一個“印太”國家。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在日本和澳大利亞的推動下,“亞洲-太平洋”的概念變得更加流行,最終誕生了亞太經合組織(APEC)。在經貿意義上,澳大利亞更像是一個東亞區域內的國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