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兩岸雙向交流三十年 李風談堅守

http://www.CRNTT.com   2021-10-19 00:01:40  


李風在台灣亞太和平基金會座談(來源:受訪者提供)
 
  中評社記者:我們看到,無論您是從事新聞工作,還是從事研究工作,始終沒有離開台灣問題。是什麼樣的力量讓您始終如一地去堅守著這份事業?

  李風:我這大半輩子一直離不開台灣事務。2000年之前,我一直在大陸、香港和台灣做新聞工作。2000年之後,我開始自己涉足台灣問題研究,也是為了兩岸交流,為了祖國統一和中華民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希望能夠發揮一點個人的作用。這也是我的初心。

  台灣問題很複雜,不是讀幾本書或念一個博士就可以研究得透的,更不是那些整天喊打喊殺的普通民粹所能解決的,而是要有戰略思考和全局眼光,用中國人的智慧才能解決。它需要對兩岸關係歷史、台灣歷史、國共歷史、共和國70多年歷史有所了解,同時還要有對無數仁人志士為台灣問題和祖國統一奉獻、甚至付出生命代價歷程的認知,才能把這份使命放在肩上。對於我個人而言,由於我是福建人,本身對台灣比較容易熟悉,對祖先80%台灣人是福建人的歷史、社會及文化有認知,懂他們的語言,了解他們的心理,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知道他們的喜怒哀樂,再加上此前做新聞一直接觸台灣問題及兩岸關係,所累積下來的人脈資源以及相關的知識儲備也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所以做起研究來也比較容易一些。

  人活一輩子,總要有一個追求。我的追求是什麼呢?我也常常在想,作為一個在香港的中國人,我能做些什麼?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知識分子,我想盡一點心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國家統一大業做點事情。雖然這些事情既發不了財,也升不了官,甚至要辛苦付出很多。這種堅守很不容易,但在香港其實有這樣的一批人,包括郭偉峰社長、周建閩副社長等率領著中評社整個團隊,在兩岸關係上默默付出,很值得學習。我認為,正因為兩岸四地以及海外華僑華人中,一代又一代具崇高理想、理念的堅守者,堅定地為國家統一使命而奮鬥,人生因而有意義、有價值。

  我對今後兩岸交流的兩點期待。

  中評社記者:在參與推動兩岸交流的35年裡,您既是一個記錄者,也是一個親歷者。能否分享一下您參與推動兩岸交流合作的感受和體會?

  李風:我認為,今後的兩岸民間交流還應大大推動。對此,我有兩點期待:

  第一,習主席強調兩岸人民交流,達致心靈契合,這點很重要。用心交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多易位思考。尊重個人權益,面向普通百姓。給台灣民眾國民待遇,像對待自己人一樣,不把台胞當成外人。讓台胞在大陸經商、旅遊、就學、就業,提供實實在在的方便,全國一盤棋,政策落實到位最重要。平常心對待反而更好,很多台胞並不喜歡有些地方的刻意的優惠,覺得那或許不會長久,還是被另眼相待。只要走遍全中國,一樣享有普通中國人的待遇,走遍世界,能同享中國公民的尊嚴就很好。

  第二,兩岸交流要為兩岸融合服務,為兩岸人民謀福祉。從小事做起,更加重視細節,處理好細節,同時,彼此了解和尊重文化差異及習俗差異,誠心交流,誠意交流,鼓勵基層民眾創造更多交流方式。比如加強人對人,青年對青年,學校對學校,鄉村對鄉村,城市對城市,廟宇對廟宇,祠堂對祠堂,族譜對族譜,全社會多層次全方位的交流,愈來愈多的多元化交流,久久為功,讓台胞在大陸真正感受到兩岸是一家人,兩岸民間的氣氛必定會改善,也會為兩岸和平統一打下良好社會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