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民進黨反中操弄身份利益

http://www.CRNTT.com   2021-11-11 00:01:18  


 
  民進黨起源於早期台灣社會的“黨外”運動,從1977年的“中壢事件”到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黨外”勢力在反對國民黨威權統治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壯大,1986年9月28日民進黨成立,打破了國民黨長期“一黨專制”的局面。為了在與國民黨的鬥爭中獲得更多的支持,民進黨迫切需要一種台灣社會能普遍接受的理論和口號,所以“台灣民族論”自然就成為其主要選擇。民進黨將大陸來台的國民黨政權視為和西班牙、荷蘭、明鄭、清朝、日本一樣的“外來政權”,聲稱所謂“台灣400年的歷史就是不斷被外族統治的歷史,台灣人從來沒有當家作主”。民進黨對台灣民眾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不斷進行誘導,使得台灣民眾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發生異化,形成了強烈的“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的“台灣意識”。

  在與國民黨的鬥爭中,民進黨強調國民黨威權統治對台灣民眾的“欺壓”,帶給台灣苦難。民進黨一方面不斷突出“台灣主體意識”,一方面努力喚起台灣社會的集體悲情意識,這樣就讓民進黨的行為獲得了某種“正當性”,並且迎合了台灣社會長期存在的“出頭天”心理,有利於其爭取更多草根民眾的支持。1947年發生的“2·28事件”是台灣社會的一個痛點,從那之後很多台灣民眾對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產生逆反情緒。由於當時國民黨當局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仍代表著中國,使得民眾容易簡單地把國民黨當局與中國劃上“等號”,反對國民黨就與反對中國聯繫在了一起。④即使是民進黨取得執政地位之後,依然沒有放棄以族群身份構建對立性社會結構的嘗試,並且在島內政治鬥爭中屢試不爽。以民進黨為首的泛綠陣營對以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的“追殺”就是建立在族群身份認同區隔的基礎之上的。在藍綠鬥爭中,民進黨以“本土政黨”自居,以族群區隔為起點,在台灣社會建構起“我族”和“他族”的對立結構,推動政治認同的分化。⑤有學者認為島內政治從一開始就走向了“族群政治”的歧途。⑥

  在兩岸關係上,民進黨將處理島內政治的方式延續到兩岸關係當中,再利用台灣社會異化了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挑釁大陸,製造對抗,企圖在緊張的兩岸關係中撈取政治利益,獲得某種執政合法性,從而能長期執政。台灣學者王振寰指出,在台灣當前的制度環境下,政治精英有相當大的空間可以繞過制度,訴諸民眾來得到正當性。當然政治精英更可以繞過官僚機構,迴避理性討論而直接訴諸民眾,召喚“國族”意識,來轉圜各種無法解決的政治危機和制度性問題。⑦

  根據建構主義理論,身份是在與“他者”的互動中建構而成的。族群身份和分裂主義並不存在著必然的聯繫,但是當某個族群的利益要求無法得到滿足時,可能會被該族群內部深受民族主義思想影響的政治精英利用,在政治衝突中訴諸極端行為。近年來,可以發現一直以“本土政黨”自居的民進黨每當遇到選舉或執政地位不穩時就開始各種“反中抗中”行為,設法挑釁大陸。而大陸一增加對“台獨”勢力的反制措施時,民進黨就在島內營造“悲情氛圍”,在國際上指責大陸“打壓”台灣,妄圖增加其行為的合理性,並從中謀取政治利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