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月刊:俄烏衝突對中國參與全球治理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24-07-01 00:01:06  


 
  俄烏衝突加劇了國際經濟治理體系的碎片化,也對中國推動發展中國家平等開展經濟合作、構建包容性經濟合作機制的路徑和空間產生限制。其消極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俄烏衝突使得我國走出去的路徑和面向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俄烏衝突進一步刺激歐美等國收緊國家安全審查等措施加大對我國科技製造業的封鎖,提高我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以下簡稱CPTPP)等重要國際經濟合作組織的門檻,烏克蘭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度和廣度受到影響,“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也面臨新的挑戰。二是俄烏衝突促使國際貨幣格局產生變化,加劇了西方主導的金融貨幣政策體系與中國脫鈎的風險。俄烏衝突持續期間,美歐利用SWIFT對俄羅斯展開的激烈制裁,凸顯了西方國家將金融公共產品工具化的趨勢,引發的全球金融恐慌至今未息。中國防止金融制裁、提升人民幣國際化水平的緊迫感前所未有。中國當前既要主動適應SWIFT的運行規則以強化合作,又要努力推動符合發展中國家利益的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系統的優化,在短期內承擔著維持平穩合作和改革創新的雙重壓力。當前趨於分裂的金融貨幣體系,既給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機遇,也使得中國在推進人民幣雙邊及多邊貿易互換政策制定、自由貿易及投資協定簽訂等方面面臨著新的形勢和更為嚴峻的考驗,亟需創新中國和其他經濟體的金融合作機制。 

  (二)中國維護全球安全治理法治體系的立法供給不足

  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堅持以和平、法治方式推動全球安全治理,不斷為全球安全與和平做出重要貢獻。習近平主席在2022年4月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上正式提出全球安全倡議,為破除“冷戰思維”和“陣營對抗”,推動各國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安全架構提出了系統的中國方案。

  當前,大國博弈深刻影響著國家安全和全球安全形勢,安全問題的國際立法難度加大。俄烏衝突爆發後,中國始終呼籲國際社會和俄烏雙方遵守公認的國際法,停火止戰,啟動和談。〔18〕但俄烏衝突刺激歐美國家進一步升級對中國的戰略疑慮,加速構建遏制中國和平發展的“安全同盟體系”。中國當前在維護全球安全法治體系的過程中,面臨著國際社會立法供給不足、參與安全治理阻力加劇的困境。俄烏衝突引發的核擴散風險使得以《核不擴散條約》為基礎的國際核軍控和裁軍機制的有效性大為降低,美國執意以“基於規則的秩序”擴大核軍事領域聯盟,《核不擴散條約》審議難以取得實質性進展,《特定常規武器條約》等武力使用法無法及時有效地更新、完善,使得中國在化解核危機、推動核軍控和裁軍方面缺乏具備確定性、能夠總體反映現實需求的法治平台。同時,美國利用俄烏衝突進一步推動北約東擴,整合“美日同盟”等傳統的盟友體系,挑戰聯合國安理會在制定國際安全規則方面的權威性,力圖使集團對抗取代機制合作,進一步剝奪中國自主、平等地參與全球安全立法的法治話語權。在周邊安全形勢惡化、大國軍備競賽升級的情況下,中國立足現行的國際法體系管控競爭、預防衝突、擴大合作的緊迫性前所未有,對公平正義的立法供給的需求性也前所未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