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幾經磨難 臺灣人太愛農曆春節了

http://www.CRNTT.com   2009-01-27 09:10:25  


臺灣人對春節極爲重視
  中評社香港1月27日訊/春節這個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在臺灣同樣是一年氣氛最熱烈、心情最放鬆的節日,而且是人們心中不可替代的節日。臺灣《聯合報》今天發表陳柔縉的文章:“政權更迭 年味百年刨不去 ”,文章内容如下:
  
  大家放舊曆年假放得很開心,殊不知春節可是在近代百年洪流裡逆境泅泳,幾經磨難,活過來的傳統節慶。

  日本於一八七二年採行西曆,一八九五年日本開始統治台灣,舊曆年岌岌可危。所幸,總督府把政治算盤打一打,認為放任台灣人的習俗文化,比強制禁絕更利於統治,陰曆年才沒有馬上被掃進倉庫。

  日本時代初期,公家機關偶爾還給舊曆年假,像台北地方法院曾特別“施恩”,讓法庭的台籍通譯有三天年節假。日本時代學制與現在不同,春節都在學期中,但也有調整放假的做法,例如一八九九年,台北的日本學生從新曆十二月二十五日開始放年假,台灣學生延後三天放,多上三天課,換取舊曆年的三天假。

  一九零一年春節,台北的大稻埕公學校(今天台北市太平、永樂、蓬萊國小的共同前身)因學生都是台灣人,也好意停課幾天。學校先前一再叮嚀星期一要恢復上課,不過,真到那一天,乖乖來校的卻寥寥無幾,新聞報導忍不住感嘆,這些“小子”太貪玩,爸爸也太“不嚴於約束”了。

  台灣人逍遙自在過了廿年的農曆新年,一九一六年底,第一次的“大水”終於淹過來。台籍上流的商人、醫生、老師和記者共同發起“改曆會”,呼籲“世界事貴大同”,台灣人應跟著改採國際多數人用的新曆,何況連發明陰曆四千年的中國都與世界接軌,把一九一二年大年初一那天改成新曆的二月十八日了。

  很快,全台有兩、三萬人響應改曆。這下可好,連基隆名剎靈泉寺都改用新曆來辦受戒會,而且,有些地方改曆會釜底抽薪,並不主張廢掉炊年糕、辦五牲拜祖先等年俗活動,只是要大家把時間搬到陽曆新年而已,農曆年的根幾乎要被拔除。

  一九一零年代,台灣人曾經自發性推動男人剪辮、女人鬆開裹腳布,頗為成功。同樣出於自發,改曆的號角卻無法摧毀舊曆年。當時發現,雖然上層階級的男人在外敲鑼打鼓迎接西洋年,婦女卻在家拚命炊甜粿、殺雞、拜拜,守著農民曆過台灣年。街上,商店大門深鎖,主要的交通工具人力車,一到除夕就忽然人間蒸發兩天。連小偷也要等到尾牙後,才“起盜心”,鬧得警察在街頭巷尾跑來跑去。

  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中國,戰爭烽火擴大燃燒,台灣開始推動“皇民化”,舊曆新年又被捲入漩渦,一片廢止聲。但是,即使到一九四三年,報紙還在抱怨舊曆年難廢;除夕那天,金銀紙大賣,一堆人還是殺去剪頭髮,大年初一,公車班班客滿,顯然,愈禁愈愛得刺激,大家更偷偷摸摸過著難忘的舊曆年。

  戰後初期,政府官員仍不樂意給過春節,民國四十四年,“總統府”秘書長張群曾通告府內上下,說到“民間風俗,於春節賀年,積習已久,迄未革除”,不准官員在春節相互拜年。政府機關春節放假,花了一甲子的時間,才慢慢從一天、兩天、三天,延長到現在的四、五天。

  回首百年,只能說,台灣人太愛農曆年了,愛得堅貞忠實,今天才有長長的假,來享受濃濃的年味。 (本文作者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