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武漢賽馬 賽馬業開禁預演?

http://www.CRNTT.com   2009-02-18 10:28:42  


 
  1985年,民間馬場和賽馬俱樂部開始興起,北京稻香湖馬場由時任海澱區蘇家坨鄉黨委書記鄭京生極力推動。鄭京生冒出了建馬場拉動旅游的想法。爲此幾個創始人辭職下海,成立奔馬經濟旅游開發公司,以每畝地每年8000元租金辦起了馬場,啓動資金是向社會籌集的14萬元。王冀豫說,“馬場是幾個高幹子弟辦起來的,玩馬就是個砸錢的事情,一般人沒法問津”。

  這時候新疆、東北、內蒙古等地興盛的馬場已經不多,王冀豫等通過部隊關係,找到內蒙古錫林郭勒騎兵二師,以250元一匹的價格買來20多匹馬,基本上是從蘇聯引進的卡巴金和阿哈。具諷刺意味的是,1986年秋農業部剛剛認證了三河馬(一個新的馬品種至少需要25年才能認證),1987年著名的三河馬場就因爲沒有財政支持而倒閉了。與國營馬場的雕敝相比,北京人反而特別喜愛這個新鮮事物,“那時候騎馬一圈1塊錢,我們一天的流水就有2000多塊,熱鬧得不得了”。

  私人馬術俱樂部在北京開始比較大規模地興起,1992年北京順義區馬坡鎮的農民企業家程春博投資8000萬元,建立了頗具規模的北京鄉村賽馬場。鄉村賽馬場也一直存活到今天,但是贏利狀况始終不佳。1992年王冀豫等人發起了第一届康熙杯賽馬節,雲集了圈內愛馬玩馬的人。他說:“我們突然發現,好馬沒有了!”20世紀50年代我國先後從蘇聯引進種馬幾千匹,品種包括蘇純(高)血、頓河、卡巴金、阿哈-捷金、蘇維埃重挽馬、阿爾登、奧爾洛夫等品種,但是隨著國營農場解散,只有少數牧民自己養馬,“馬的譜系登記”全亂了。

  賽馬政策的官方底綫

  位于廣州市黃埔大道西668號的廣州賽馬場在上世紀90年代曾經風光一時,也帶來全國第一波的賽馬高潮。1993年廣州開始舉辦賽馬,成爲改革開放後中國唯一被官方許可的博彩性有獎賽馬場。在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後,當地僅用170多天就建成了賽馬場,廣州市的一個副市長在賽馬場現場辦公,時任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的黃啓桓擔任廣州賽馬會負責人,被稱爲“廣州馬王”。

  廣州賽馬創下的紀錄是一場最高觀賽人數2萬多人,一天的投注額達到1200多萬元。時任中國農業大學老師的王振山說,那時候可以用來比賽的國産馬比較雜,所以采用分班制來比賽,讓競爭力接近的馬匹分在一個班,增加觀賞性。內蒙古、東北等地的教練也集中到廣州,一個非常鮮活的賽馬市場形成了。

  然而,廣州賽馬會始終與國家政策不太符合,1999年國家開始對廣州賽馬會進行調查,負責人黃啓桓因受賄罪和挪用公款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9年,廣州賽馬戛然而止。雖然廣州賽馬會向社會捐資3億元,但由于財務混亂、公款被挪用等問題,6年下來竟虧損了6億元。“這對所有賽馬産業的人都是一個特別大的震撼和打擊,一件有開創性的事情,因爲個人原因而有了被政府查處的口實,全國賽馬一下子陷入低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