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俞可平:以發展民生替代民主是錯誤思維

http://www.CRNTT.com   2009-04-01 07:59:07  


俞可平(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4月1日訊/新華網昨天登載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的文章“以發展民生替代民主是錯誤思維”。文章說,不能認為重視民主就勢必忽視民生,或相反,強調民生就勢必輕視民主。民主與民生並不相互排斥,民主促進民生,民生需要民主,民主和民生是中華振興和共和國騰飛的兩翼,不可偏廢。,以發展民生,去替代民主,是一種錯誤的思維。全文如下:

  中國在全球的地位正前所未有地增強,尤其體現在經濟上:西方的發達國家都指望著中國能有更好的表現,為克服全球金融危機做更多的事情,承擔更多的責任,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最基本的一條,就是證明我們改革開放30多年所走的是正確的道路。我非常贊同中央的判斷,這既是一個危機,也是一個發展的契機,如果我們能有效地克服這場危機,我們的發展就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但這裡面確實也有一些問題讓我擔心。我們要克服經濟危機,把我們的經濟搞上去,在這個過程中也有可能出現一些偏頗的問題,以為其他就不重要了。民生重要,經濟重要,是不是社會和諧不重要?民主政治不重要?如果那樣的話,我們很有可能會犯大錯誤!我所謂的危機就是契機,不光是指經濟發展的契機,也是政治、社會發展的契機,危機通常考驗我們的政治,也迫使我們做一些突破性的改革。

  我認為我們需要做一些突破性的改革,我一直倡導增量民主。有一些讀者或者媒體,總是要把我的增量民主說成漸進民主,我總是要糾正他的,二者有很大的區別。增量民主強調的是整體利益的增加,漸進民主的著眼點在過程的緩慢性;我主張增量改革要有突破(不是突變),而漸進改革不強調突破。在這樣一個危機中我覺得是非常好的契機,可以在一些領域突破。比方說怎樣使我們社會利益分配更加公正?利益分配機制需要突破性改革。我很高興地看到,利用宏觀調控和克服經濟危機的機會,中央正下大力氣擴大社會保障範圍,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舉措。此外,反腐敗需要突破,黨內民主需要討論,基層民主也需要突破,這些改革會使社會更和諧,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公平正義,政府和群眾的關係更加和睦——我們現在有些幹部一看到幹群關係緊張,就簡單地以為是不是我們的社會穩定機制有問題?不是的!事實上更根本的原因是公民和政治的關係,是和公民的參與渠道是否暢通、政府是否具有公信力有關係,這是需要民主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