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艋舺”載起台灣電影復興

http://www.CRNTT.com   2010-03-17 09:24:03  


 
  魏德聖憑《海角七號》大獲成功雖意料之外,但其實在情理之中。他在幾乎處於真空狀態的台灣電影大環境之中,憑借本土題材引發了一股“社會情緒”。能博得觀眾的共鳴和討論,這無論如何算得上是本事。

  而《艋舺》無論在策劃、制片、還是營銷環節上,創作者們都具備了更加明確的商業意識和市場觀念。

  還未開拍,便開始營銷,《艋舺》是首部玩“營銷先行”這一招的台灣電影。制片人李烈說營銷就是電影的外表,人家決定要不要把兜裡的錢掏出來買票靠的就是進影院前看到的這部片子的外表,也就是它的營銷。

  《艋舺》在台灣一路製造各種新聞話題引發社會關注;拍攝期間密集曝光;放映前電視、廣播等各類媒體攻勢不斷,電影廣告到處可見。鋪天蓋地的宣傳總耗資達1000萬元新台幣。如此高規格的營銷方案在台灣商業電影史上屬里程碑式記錄。

  此外,導演還充分調動他的社會關係,在《國光幫幫忙》等台灣熱門綜藝節目中擴大知名度(鈕承澤畢業於國光藝術戲劇學校影劇科,屬於國光幫)。《艋舺》在上映前就街知巷聞了,一上映僅用3天票房就突破了6000萬新台幣。

  《艋舺》有意識的精心商業運作,較之《海角七號》的“無心插柳柳成蔭”(《海角七號》靠口碑宣傳竟然累積下驚人票房),不能不說是台灣電影產業化轉型路上的巨大進步。我們都希望它是台灣電影復甦的延續,日後會帶動起更多台灣本土商業電影獲得成功。

  台灣電影30年來由盛轉衰的沉痛教訓讓侯孝賢等老一輩台灣電影人都發出這樣的感慨:電影這一行業,不是單靠藝術性就能生存的,真正要做到長盛不衰,商業化才是其最終的根本。

  魏德聖和鈕承澤作為更新一代的台灣影人代表,正活躍在當代台灣電影行業的舞台上。他們是台灣電影產業化進程中的開路先鋒,少不了會在台灣影史上留下一筆。(作者:張景宇)


新聞鏈接:艋舺,我把青春獻給你

  《中國經營報》;3月16日

  侯孝賢認為《艋舺》口味似乎重了一點兒,電影中的情緒也很重,如果再收斂一點會較好。我個人倒覺得正是暴烈又飛揚的青春成了《艋舺》的救命稻草。一個游走於殺與被殺之間又沉浸在愛與哀愁裡面的野性青春,叫過來人緬懷,讓平凡人開眼。《艋舺》像一劑猛藥,刺激台灣電影再雄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