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兩岸同胞命運共同體的特點和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10-09-06 00:17:30  


 
  增進互信,求同化異,實現兩岸同胞命運共同體的更加鞏固、緊密

  兩岸同胞的命運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已經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和主要內容,對台灣和大陸、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已經並將持續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同時,也已經並將持續對國際社會產生重要的積極影響。當前和未來時期中,在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歷史新階段的同時,世界進入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刻調整時期,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處於關鍵時刻等因素決定了,兩岸同胞的命運共同體的更加鞏固和緊密,已經成為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主要是,這一共同體需要,也應該給兩岸同胞帶來更重大、廣泛的利益,同時還必須促進兩岸同胞凝聚力和認同感的不斷強化。因而,不僅必須對於這一共同體已形成的各方面內容的機制化、常態化,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須改變在大陸和台灣都存在,但在台灣更為明顯、嚴重的,對於這一共同體的認識滯後於其形成和發展現實的狀況。實際上,這兩方面相互交織、相互影響,不可能分割。這在兩岸簽定ECFA的過程中,已有明顯的表現。部分台灣人士對於簽定ECFA的顧慮、甚至干擾,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們對於兩岸同胞的命運共同體認識的滯後,甚至缺失。

  實現兩岸同胞的命運共同體更加鞏固、緊密,首先必須強化對於兩岸同胞血脈相連,以及具有共同命運、休戚與共的認識,做為當前和未來時期主要的努力方向。對於兩岸同胞血脈相連這一點,儘管台灣少數“台獨”人士企圖通過顛倒主次的手法予以否認,即宣揚“中國文明只是台灣文明的組成之一”,甚至“來自中國的血緣只是台灣人的血緣的一部分”等,但絕大多數台灣同胞承認、接受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事實。對於兩岸同胞有著共同的命運、休戚與共這一點,則有較多台灣人士表示質疑。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種看法是,1895年日本佔據台灣後,兩岸民眾就具有了不同命運;另一種看法是,20世紀70年代中,台灣開始進行“民主轉型”後,兩岸同胞的命運就不再相同。這兩種看法明顯地都是十分表面化地就事論事,即只強調台灣與大陸政治選擇、發展方向的差別,卻有意忽略了這些差別產生的原因和基礎相同,發展的背景和條件也相同。真正需要重視的是,這些看法的出現和存在,反映了台灣部分人士,在深層次上對大陸的疑慮,甚至畏懼。這是台灣與大陸長期隔斷的結果,尤其是1949年以後,在內戰狀態的延續中,台灣部分人士一直存在著對大陸的敵對情緒,因而兩岸之間缺乏互信的集中表現。顯然,進一步消除部分台灣人士對大陸的敵對情緒,以及強化兩岸之間的互信,對於實現兩岸同胞的命運共同體更加鞏固、更加緊密,進一步促進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發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