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陳炯明,悲傷的烏托邦

http://www.CRNTT.com   2011-01-15 10:20:16  


 
  陳炯明盡管在政治上頗有爭議,但私生活和操守方面卻口碑甚佳,不僅頗有文采,而且不治私產、不貪污、不受賄、不嫖娼、不賭博,以“不二色”而自豪,廉潔自持,相當嚴謹。尤其是“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人企圖拉他下水,以八萬元支票贈他,窮困潦倒的陳炯明在支票上打叉退還,聲言要日本人歸還我東三省,體現了民族氣節。 

  不知當年章老先生題碑名時諱“炯明”而寫“競存”出於何意,但即使如此,陳墓仍難逃“文革”之劫。筆者到惠州時順便尋訪一位當年曾參與砸陳墓的紅衛兵,據當年“革命小將”回憶:紅衛兵當時用12磅大錘連續猛砸墓碑,但那方厚達30多厘米的花崗岩大碑紋絲不動。紅衛兵打算翌日用炸藥炸碑,豈料第二天他們攜炸藥到來時,碑亭周圍早被過百位貧下中農團團圍住,他們聲言不准炸碑。當時的村民並非有文物保護意識,更不是為了保護“叛徒”而膽敢與紅衛兵作對,蓋因一旦爆破,定會殃及附近村屋民宅,乃至傷及老少婦孺,故起而阻止紅衛兵的“革命行動”。陳墓因此得以保存至今,陳氏若泉下有知,當感謝那些純樸的父老鄉親。 

  陳炯明,這位寂寞地躺在紫微山下的歷史人物,他的功過得失自有公論。正如他生前為孫中山親擬的挽聯所雲:“惟英雄能活人殺人,功罪是非,自有千秋青史在;與故交曾一戰再戰,公仇私誼,全憑一寸赤心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