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盤點利比亞的贏家輸家

http://www.CRNTT.com   2011-08-31 10:08:33  


  中評社北京8月31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於時語的文章“盤點利比亞的贏家輸家”,文章認為,從歷史角度,利比亞戰爭的最大輸家無過於泛阿拉伯世俗民族主義。卡達菲是這一世俗民族主義最大英雄納賽爾的崇拜者,象徵了這段阿拉伯歷史的終結。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利比亞政府軍,在北約空軍加特種兵和宗教分子主導的反對派武裝的聯合攻擊下支撐了將近半年,已經不俗,但是最後還是像薩達姆伊拉克政府軍一樣潰敗,再次顯示了阿拉伯世俗力量的泥足。

  持續將近半年的利比亞內戰在北約一邊倒的支持下,以“叛軍”的軍事勝利告終。固然卡達菲個人下落和命運尚待揭曉,維持42年的卡達菲專制政權鹹魚翻身的機會幾乎為零,是不爭的事實。

  總的說來,利比亞戰爭是繼伊拉克之後,西方世界“槍杆子裡出民主”的第二場實驗。其過程固然有所不同,結果也難以預蔔,但是伊拉克戰後至今的發展大致可以作個借鑒。

凸顯阿拉伯世俗力量的泥足

  從歷史角度,利比亞戰爭的最大輸家無過於泛阿拉伯世俗民族主義。卡達菲是這一世俗民族主義最大英雄納賽爾的崇拜者,象徵了這段阿拉伯歷史的終結。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利比亞政府軍,在北約空軍加特種兵和宗教分子主導的反對派武裝的聯合攻擊下支撐了將近半年,已經不俗,但是最後還是像薩達姆伊拉克政府軍一樣潰敗,再次顯示了阿拉伯世俗力量的泥足。

  毋庸諱言,如同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一樣,至少在短期內,利比亞戰爭的最大贏家是北約。這場戰爭再次證明:西方世界的軍事、經濟和政治綜合力量和資源依然世界第一。尤其是在國際舞台上,從聯合國安理會到公關宣傳充分發動和運用這些資源,尚無其他國家集團可以匹敵。

  在天時、地利、人和這三要素中,北約這次占了很大的地利便宜,然而曠日持久的軍事、經濟和政治消耗戰也暴露了北約力量的局限。原本以為幾天就能搞定的戰事,到頭來延續5個多月,北約空軍總共出動架次達到1萬7000次(《經濟學人》的統計),使得人們懷疑北約在其他地方(例如叙利亞)重複這種軍事冒險的胃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