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民族唱法”,四不像唱法?

http://www.CRNTT.com   2011-12-15 10:51:45  


 
  1920年女高音歌唱家周淑安回國後在廣東女師任教時將意大利美聲引入,1927年中國早期著名音樂學府上海音樂專科學校成立後,這一唱法開始廣為傳播,流行於上海灘的主流社交場所。後來周璇的出現,將音樂中融入了地方元素,一時間帶有江浙小調的唱法成為了上海灘等城市中的“流行音樂”。

  延安文藝座談會後“洋唱法”被改造,題材上“為工農”,演唱方式上融入西北民歌

  再後來,所謂的“民族唱法”實際上是西北民歌的底子,承載了西北邊區的革命記憶。1940年代的解放區吸引了一批來自國統區的藝術工作者,但他們前往解放區後發現,現代美聲唱法在沒有音箱設備、沒有唱機、普遍需要憑借“自然嗓音”演唱的西北邊區很難適應。延安文藝座談會後,在“文藝為工農”的指導方針下,歌曲演唱從題材到方式都開始改變。

  以李波為代表的早期演唱者們放棄了西洋美聲的學院派唱法,隨著秧歌劇的流行,為了適應延安露天演出的方式,“對著成千上萬觀眾,憑借一付天然嗓子把歌聲送到觀眾耳中。”《兄妹開荒》等劇流行開來,而後來的郭蘭英,將河北/南梆子引入歌劇《白毛女》之中,成為著名的紅色經典。

  建國後,“土、洋”唱法本身並不重要,“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才是第一標準

  1949年建國後,音樂界由於國統區和解放區之前隔閡的原因,爆發了“土洋唱法之爭”。之後毛澤東“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講話的提出,乃至1963年周恩來進一步要求音樂舞蹈“革命化、民族化、群眾化”後,民族唱法便確立了“中西融合”的音樂思路。

  此後,無論是如《南泥灣》等融入戲曲唱腔的郭蘭英作品,還是融入藏族演唱方式的才旦卓瑪的《唱支山歌給黨聽》,抑或採用西洋美聲唱法的大型歌劇《東方紅》,都有著統一而鮮明的演唱風格——“藝術作品服務於社會主義建設”。


  結 語

  統一標準化的模式決定了所謂的民族唱法無法涵蓋所有“民族”,唱腔本身借鑒西洋美聲,也算不上原生,更談不上多少民間。雖然在不知不覺中被普遍接受為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部分,但是它實際上是在一個缺乏選擇的時代產生的“紅色記憶”而已。

  (本文來源:網易新聞《另一面》No.501 2011年12月12日 原题:“民族唱法”是四不像唱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