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蘇聯解體20年:選舉民主在俄已深入人心

http://www.CRNTT.com   2011-12-26 09:09:26  


 
  權力制衡:當弱勢議會遭遇強勢總統

  權力制衡是西方民主體制保障的重要一環。在蘇聯末期,俄羅斯人就接受了三權分立想法。但現實是殘酷的。獨立不久的俄羅斯,卻用事實證明,權力制衡有時候只是一句空話。

  1993年,蘇聯剛剛解體,俄羅斯政局初定,俄羅斯最高蘇維埃為代表的政治力量希望俄羅斯建立議會制國家,葉利欽為代表的力量希望建立總統制政體。隨著雙方的矛盾發展到極端,議會派和總統派形成了武裝對峙。1993年10月,葉利欽炮轟了議會派盤踞的白宮,逮捕了反對派。在反對派缺位的情況下,葉利欽主導了俄羅斯新憲法的制定。該憲法於當年12月12日由全民公決通過,確立了總統制。

  可想而知,九三年憲法是在葉利欽以武力解決爭端後通過的,本身就缺少權力制衡。在這部憲法中,規定“俄羅斯聯邦的國家權力由俄羅斯總統、聯邦會議(聯邦委員會和國家杜馬)、俄羅斯聯邦政府、俄羅斯聯邦法院行使。”乍一看,體現了三權分立的原則,但是在實際上,這幾個權力並不對等,總統的權力具有明顯優勢。

  總統本身不僅肩負“按俄羅斯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決定國家內外政策的基本方針“的責任,又是“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組成並領導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同時他還可以繞過議會,以總統令的方式頒布法律性文件。權力可謂很大。

  這也就是為什麼自從1993年憲法通過以後,包括俄共在內的力量要求修改憲法的呼聲一波又一波,要在憲法中體現權力制衡的原則。那幾年在杜馬中占優勢的俄共很難對總統形成實質的約束。

  比如總統可以提名總理,但是總理的提名需要杜馬通過。如果杜馬連續三次不同意總統對總理的提名,憲法賦予了總統解散杜馬的權力。1998年,葉利欽提名基裡延科擔任總理,提名在被杜馬連續否決兩次的情況下,葉利欽放話要解散杜馬,最終,基裡延科在第三輪通過杜馬的投票。

  再來看看,立法機關對總統權力的反作用。立法機關也有對總統的彈劾權。不過要實現這一權力,可謂“路漫漫其修遠兮,杜馬將上下而求索”。首先彈劾案要由杜馬(相當於議會下院)提出,經上下兩院三分之二議員投票通過,還需要最高法院出具的總統有犯罪跡象的結論報告,另外由憲法法院確認指控的結論報告,最終才能由作為上院的聯邦委員會做出罷免的決定。不難看出,彈劾總統的難度何其大。1999年5月,以俄共議員團為首的259名議員聯名彈劾總統,雖然聲勢浩大,但最終提出的五項彈劾都在杜馬內被否決。

  2011年12月25日09:32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 姚望 發自莫斯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