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安徽蚌埠仿古玉市場 數萬人造假

http://www.CRNTT.com   2012-06-29 15:30:34  


熏烤做舊玉鐲
  中評社北京6月29日訊/網上盛傳的“中國文物造假地圖”稱玉器造假以安徽蚌埠為重災區,蚌埠仿古玉雕成為不少人口誅筆伐的靶子。

  仿古玉器行業如何發展?怎樣引導仿古玉產業走向規範?記者日前實地走訪了蚌埠玉器市場。新華網今載文章“文物造假”被揭穿,“假古董”產地蕭條——安徽蚌埠仿古玉市場調查”: 

數萬人“仿制”古玉

  位於蚌埠市龍子湖畔治淮路與新淮路附近的幸福村,本地人稱之為北工地。幸福村已少有居民居住,村中房屋出租後,被改成了一個個玉器加工坊,經營雕刻機、玉料、鑽石粉的商鋪。

  陪同記者的老鄭在蚌埠玉器行業打滾近30年。他說,經過近20多年發展,北工地已成為聞名全國的仿古玉雕刻基地,有2000多家玉器作坊,近3萬人從事玉器加工產業。

   記者走進一家加工作坊。餘姓老板說自己1994年來到蚌埠,起初8年跟師傅學手藝,2002年單獨開起玉雕作坊,有三台玉雕機器,聘請了6個工人,能完成雕刻、打磨、做舊一系列工藝。

   餘老板告訴記者,加工的料子來自新疆、青海、韓國、俄羅斯等地;也接來料加工的活,由客戶拿來實物對比畫圖進行製作。儘管有玉雕機按圖雕琢,但因為是手工操作且有後期加工,所以絕不會有一模一樣的兩件玉雕。

  餘老板說,要將玉器做成仿古玉器成品,需要一個繁瑣的做舊過程,要研究歷代玉器的紋飾、形狀特點、加工特征,各個時代的玉器在開片、鑽孔、紋飾雕琢和表面光澤處理方面都有不同。

  製造沁色是仿制古玉的關鍵環節,各個作坊都有自己秘而不傳的方法。餘老板介紹:最常見的玉器做舊方法就是直接用爐火燒出黑色的紋理,模仿在地下被黴菌侵蝕的痕跡。另一種做舊方法就是用一種特殊的藥水浸泡,浸泡之後,玉器表面產生一層白霧,以充水浸。還有一種是用鐵屑拌玉器坯料,然後用熱醋淬火,埋入潮濕地下數月取出時,玉已為鐵屑腐蝕,出現橘皮紋,紋中鐵銹呈深紅色、有土斑,效果很好。

  “好玉不作舊,這是行裡不成規矩的規矩。”餘老板說,好玉不易沁色,蝕染的色是浮色,浮在表面,沒有舊意,所以好玉不作舊。作舊的玉是有綹裂、有雜質的次玉,這種玉質地粗糙,軟硬不均,蝕變的沁色深淺不一,可深入內部,有與古玉同樣的沁色效果。做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遮掩瑕疵,但“品相再差的玉也是真玉”,不同於造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