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既然擔心對台動武就應建立軍事互信機制

http://www.CRNTT.com   2012-11-10 08:35:36  


 
  其實,胡錦濤“十八大”報告涉台部份的內容,基本上就是沿自於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連戰,與胡錦濤達成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的內容,即使是馬政府最為忌諱的“達成和平協議”部份,也是如此。實際上,《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的表述是:“促進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建構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架構,包括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避免兩岸軍事衝突。”而“十八大”的表述則是,“希望雙方共同努力,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穩定台海局勢;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前景。”馬英九將其前任所作出的承諾拋到太平洋去,看來這也是連戰心中老大不爽的原因之一。

  可以說,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是進行談判並達成兩岸和平協議的“初級階段”。在兩岸達成和平協議的條件尚未成熟的情況下,先行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是一種實事求是,合情合理的安排。但馬英九卻就是拒絕踏上這一步。而他日前在接受《亞洲週刊》專訪時,還拿出“簽署和平協議一定是因為之前有戰爭,從停火、停戰到和平協議;而對兩岸來說,這階段早就過去,兩岸已簽署十八項協議,簽的內容都是以和平為基礎,所以兩岸和平協議不是最優先的,而且有許多台灣民眾不希望兩岸交流走得太快”為籍口。

  這是偷換概念。實際上,發生於上世紀四十年代末期的國共內戰,雙方一直沒有宣佈結束。此後還陸續發生多次戰鬥,包括台灣軍隊偷襲東山島,及派出多股武裝特務偷襲大陸沿岸,也包括發生了驚震國際的“八二三炮戰”及“八六海戰”,及解放軍攻佔一江山島等。目前的軍事緩和態勢是單方的意願。其中大陸方面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於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宣佈,“中國政府已經命令人民解放軍從今天起停止對金門等島嶼的炮擊”。但《告台灣同胞書》又緊接著指出,“台灣海峽目前仍然存在著雙方的軍事對峙,這只能製造人為的緊張。我們認為,首先應當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台灣當局之間的商談結束這種軍事對峙狀態,以便為雙方的任何一種範圍的交往接觸創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環境。”當然,也包括了台灣方面的宣佈解除“戒嚴”。儘管解除“戒嚴”主要是針對台灣地區的內部問題,但由於當年蔣介石先生宣佈全國進入“動員戡亂時期”,並頒佈“戒嚴令”以及一系列以“戡平中共叛亂”為目標的“動員戡亂法系”的本身,就是國共內戰的產物,並將之從大陸帶到台灣去繼續實施,從而形成了海峽兩岸的軍事對待。雖然在數十年後宣佈終止,但兩岸之間仍是處於“和平對峙”的態勢,軍事敵對的情緒及相關部署仍然存在。萬一民進黨再次上台,台灣海峽可能又將重演劍拔弩張的一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