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金融:利率市場化步入快車道

http://www.CRNTT.com   2014-03-10 08:44:07  


  中評社北京3月10日訊/近期,互聯網金融話題火熱。特別是以餘額寶為代表的各類新型貨幣市場基金發展迅速,不僅吸引了社會的高度關注,也一度引發了許多激烈的爭論。

  中國證券報發表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文章表示,拋開如何去界定或監管各類“寶”的爭議不談,貨幣市場基金爆發式增長,有其客觀、合理的背景,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產物,也是推動利率市場化發展重要的力量。

  中美利率市場化比較

  文章介紹,1972年,美林證券推出了第一只貨幣市場基金,其對象主要是中小投資者。在當時的美國,《Q條例》對儲蓄和定期存款都設有利率上限,而且也不允許支票(活期)賬戶支付利息。金融市場利率雖然不受限制,但投資工具(如可轉讓存單CDs和貨幣市場憑證MMCs,等)都有最低額度限制(當時為10000美元),中小投資者無法介入。到上世紀70年代後期,美國通貨膨脹狀況日益惡化,市場利率大大超過存款利率上限,貨幣市場基金因此急速膨脹。而與此同時,為應對挑戰,銀行業也開始繞開利率上限,創造出可轉讓提款通知賬戶(NOW)、自動轉換儲蓄賬戶(ATS)以及貨幣市場存款賬戶(MMDAs)等一系列工具。就此,美國利率市場化大潮,如一江春水,奔湧而去。

  與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相比,我們目前的情況有些類似:一樣的存款上限,一樣渠道受限的中小投資者,相似的創新工具,銀行類似的反應,甚至還有相似的社會輿論環境等。所有這些都意味著,我們正置身於利率市場化加速的時期,雖然監管要求還在,利率上限還在,但金融創新正讓其變得無關緊要。從這個角度,過去一段時間曾熱議過的銀行理財、同業業務以及影子銀行等,或許都可看作利率市場化大背景下的產物,模式雖有不同,但條條大路都通往同一方向。

  當然,在貨幣市場基金發展的驅動上,中美還是有所不同。上世紀70年代直到80年代上半期,惡性通脹一直都是困擾美國的難題,貨幣市場基金在收益率上對存款有壓倒性優勢,對銀行產生全面衝擊並不讓人意外。反觀中國,目前整體通脹還算溫和,定期存款利率雖有上限,但理財產品的快速發展使其市場化程度已然不低。也正因為此,受壓制程度較高、與市場利率相差較大的活期存款成了創新突破的重點。第三方支付企業的加入,彌補了貨幣市場基金在支付方面的不足,在不借助銀行的情況下,創造出了一個活期存款的完美替代品。

  簡單說來,如果把貨幣市場基金看成“貨幣+基金”的組合,那麼,在美國利率市場化加速時期,高通脹環境中,基金端(獲得跑贏通脹的收益)是其成功的關鍵。而在當下中國,通脹尚無明顯上升跡象的情況下,貨幣端(便捷、廣泛的支付)或許才是其競爭力的核心。就這點來說,糾結於收益高低來斷言某些創新的前景,可能並不恰當。這些產品長期的生命力依附於貨幣應用,當然,這也是判斷其風險性質以及制定適當監管規則時的爭議所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