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城鎮化期待新思路

http://www.CRNTT.com   2014-08-30 10:27:49  


未來的城鎮化之路必須以農民的利益為前提。
  中評社北京8月30日訊/在中國城鎮化如火如荼進行之時,一些地方悄然出現了戶籍“非轉農”現象,與通常“農轉非”的城鎮化趨勢相反,部分人希望將城市戶籍轉為農村戶籍。類似的報道經常見諸報端,浙江的台州、義烏等地還專門出台相關文件來應對這類問題。另外一個相關趨勢也引人關注,那就是中國農民“農轉非”的意願越來越低,最近媒體報道稱有90%的農民不願意放棄農村戶口;一項針對全國的調查也顯示,有75%以上的進城農民並不願意放棄農業戶口。由於這種現象與城鎮化的大趨勢相反,很多人稱之為“逆城市化”。

  “非轉農”呈現明顯的地域性特征

  半月談網刊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鄭風田、普蓂喆文章分析,非轉農”現象呈現明顯的地域性特征,並非全國普遍現象,“非轉農”高發地區主要集中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良好、與城市差距較小的地區,具體而言,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以高度的農村工業化為特征,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的廣大農村作為大城市的腹地,形成了高度專業化的農村工業,農村工廠和市場遍地開花,交通便捷,城鄉公共服務差距大幅縮小。以浙江為例,浙江義烏等地農村的許多百姓都自己辦廠開店,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當地規定,農村社區的居民可以免費得到一塊120平方米的宅基地,一塊宅基地平均價就在百萬元以上,如果再在這個宅基地上建3層小樓就值600多萬元。

  第二類是以發達的集體經濟為基礎的村莊分紅為特征,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在這些地區土地收益根據社區戶籍每年分紅,這意味著擁有當地的農村戶口,就能夠有從土地經營收益中分一杯羹的權利。在改革開放初期,珠三角很多村莊集體修建工廠出租給外商,至今仍有大量的租金收入,當地村民按照戶籍可以按年獲取紅利。因此,珠三角很多地區的農民即便有“農轉非”的機會也不願意把戶口轉出去。

  第三類大量集中在北上廣等大城市周邊,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拉動了郊區的發展,大城市周邊的土地價值也在不斷增值,一旦拆遷或者土地征用,能夠獲得大量補償。

  在上述三類情形中,當地的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都比較高,農村公共服務比較齊全,與城市的差距非常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