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何溢誠:建設兩岸休戚與共的命運同共體

http://www.CRNTT.com   2015-07-16 00:20:57  


復旦大學新聞學博士、世新大學傳管所兼任助理教授何溢誠在研討會上發言(中評社 徐夢溪攝)
  中評社銀川7月16日電(記者 徐夢溪)復旦大學新聞學博士、世新大學傳管所兼任助理教授何溢誠在第二十四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上探討了兩岸命運共同體前瞻性的問題。他表示,台灣要先自我定位,才能在兩岸關係找到方位,進而在國際空間獲得地位,三位一體,據以塑造兩岸同屬一中的國族認同,建設兩岸休戚與共、禍福相倚的命運同共體。

  何溢誠說,從族群接觸與社會認同理論來看,目前中國大陸對台的各項交流政策及工作,理應可以達到其預期目標,即藉由兩岸經貿、文教及各方面的交流合作,拉近兩岸民眾主觀情感,從相濡以沫,到休戚與共;但結果卻事與願違,從陸委會歷次的民調資料顯示,台灣民眾對中國大陸的喜好感覺與程度,並未有太大改變,固定有六成以上台灣民眾對中國大陸有負面觀感,且對於台灣主體性認同趨勢大幅攀升。

  他表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擴大與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全面普及包括三中一青等各層面接觸,看似對涵化政治認同未見外溢效果,反而因環境壓力、制度差異,形成打從心里認定的我群/他群分野,物質經濟的接觸,反倒造成理型政治的疏離。

  何溢誠指出,明年“總統”大選,蔡英文的“維持現狀”、“憲政體制”、“求同存異”,聽似概括承受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以及“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的“一中各表”,也算是一種大陸政策趨同的“馬規蔡隨”, 好像也符合當前多數民意所趨。當蔡英文往中間靠,洪秀柱主張的“兩岸和平協議”、“一中同表”,聽似向統派倒,或許洪秀柱盤算兩岸政策路線之爭,可以擺脫馬英九內政失靈的包袱,並能喚來深藍選民叫好與大陸當局同好。然而,卻可能引發中間選民的不安,統派人士聽得大快人心;中南部、本土派感到膽顫心驚,洪秀柱自詡為“正派”,試圖撥亂反正,以正視聽,但直觀民調結果卻是偏離主流民意,太過顧盼自得,睥睨一切,倘若未能發輝條件、扭轉情勢、開創局面、引導輿論、塑造民意,恐怕難以爭取中南部、男性選民與年輕世代的支持,可能會產出大陸民眾叫好,台灣選民卻不叫座的選舉結果。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