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胡繼平語中評:政治互信缺失影響中日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5-08-31 00:21:33  


中國民間對日賠償資料(中評社 資料照)
 
  對日輿論鬥爭 需區分當局與民眾

  問:習近平主席曾指出,中日友好的力量在民間。前段時間安倍推新安保法案,引發日本國內大批民眾的反對,下一步我們怎麼去加強和團結中日之間的民間力量?

  答:民間的交流對中日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儘管日本政府的政策經常和民意相脫離,比如這次安保法案的通過,就遭到了民眾的強烈反對;之前安倍內閣推動通過“保密法”,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再比如說,伊拉克戰爭的時候,小泉內閣推動日本間接參與戰爭,國民反對的聲音也很大。但民意對政府的影響仍然不可忽視,我們在發展中日關係的時候,一方面要和政府打交道,另一方面要盡力爭取民間力量對發展中日友好關係的支持。

  當然,爭取日本民間支持的難度比較大,因為現在日本政府和輿論對中國不太友好。在渲染中國威脅論方面,日本媒體的涉華負面報道發揮了不好的作用,使得我們爭取民眾支持更加困難。儘管如此,還必須繼續爭取。要注意在批評的時候,把右翼言論和日本普通國民的立場區分開來,不能一竿子打一大片。畢竟,在日本國內對中日關係、歷史問題有著正面、積極認識的國民和學者還是相當多的。比如,雖然安倍對侵略歷史態度模糊,但大部分日本人還是認為日本發動侵略的事實是清楚的,安倍的言論並不能代表國民。即使在中日關係不好的情況下,我們也應該多發展雙邊文化經濟的交流,如青年交流、高中生互訪等,通過交流逐漸促進相互了解,積累國民之間的互信。

  日企提出“民間和解” 著眼在華業務

  問:有關中國民間對日賠償的話題,日本政府與法院多次以《中日聯合聲明》為借口駁回了中國民間賠償的要求,您如何看待最近三菱公司表示將與中國受害勞工後代達成和解的報道?

  答:關於歷史遺留下來的部分“賠償”問題,日本政府和企業一般都不願意承認自己的責任,所以一般採用“撫恤金”、“和解金”等模糊的方式出一點錢處理,不願叫做“賠償金”。以前在東北出現遺留化學武器傷人的事件,就是這樣處理的。這次同樣是以這樣的方式處理,而且金額與中方受害者要求的差距相當大。坦白講,相較於被強制勞動的受害者付出的代價,每人10萬元的補償是很少的。我認為,日本企業主要是想通過這種曖昧的“和解”來做“了結”,以免影響今後在中國開展業務。因為如果受害者依法在中國起訴、法院強制執行的話,他們在中國的資產很可能被扣押、凍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