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倪永傑:力抗鑠金 連戰赴陸體現歷史責任感

http://www.CRNTT.com   2015-09-25 00:18:10  


 
  倪永傑指出,造成兩岸歷史斷裂、缺乏美好共同記憶的原因有三個方面:

  一是歷史磨難。台灣特殊的歷史悲情讓台灣同胞對於祖國大陸心生怨恨,清政府被迫割讓台灣,台灣民眾產生被拋棄的感覺。其後被日本殖統治五十年,遭受“皇民化”的文化心理摧殘,導致身份認同的扭曲。二戰結束後兩岸統一在一起的時間只有1945—1949年短短四年歷史,在那兵荒馬亂年代發生不幸的“228”事變,在台灣同胞的心理留下又一道慘痛的歷史傷痕。1949年之後兩岸分隔已有一甲子。甲午戰敗120年來,海峽兩岸合在一起的時間只有4年,其間留下無數不堪回首、痛苦悲慘的歷史記憶、人倫悲劇。

  二是敵視大陸。1949年—1979兩岸處於緊張對峙狀態,從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社會等全方位敵視。兩岸開放後,台灣遭受李、扁“去中國化”、“法理台獨”的瘋狂,割裂兩岸法理、文化、歷史、心理連,導致當今台灣“80、90後”青年世代認同錯亂。

  三是“台獨”史觀。李、扁統治二十年造成嚴重歷史後果,“去中國化”、“台獨”教育猖獗,“台獨”史觀當道,杜正勝搞“同心圓史論”,曲解、歪曲中國歷史,製造兩岸仇恨。島內研究台灣史成為“顯學”,要人有人,要錢有錢,更有市場;中國史研究日趨荒蕪,人才凋零,難以為繼,處於無人才、無經費、無市場的“三無狀態”。

  倪永傑認為,增強兩岸歷史鏈接、形塑美好共同記憶,可以從以下幾個個方面著力:一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歷史文物、歷史遺跡等;二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傳統、節慶、習俗,如春節、元宵、中秋、端午節等;三是近代歷史上兩岸同胞抗擊列強侵略、建設台灣的歷史。如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抗擊法國的侵略、清末在台灣的建設;四是兩岸同胞共同抗日曆史;五是辛亥革命,孫中山革命活動得到台灣同胞的支持;六是兩岸現代化建設運動,台灣六、七、八十年代的經濟現代化建設,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成為共同歷史記憶的重要內涵;七是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經貿合作、社會互動的歷史進程,每天都在創造共同記憶,構成美好的共同記憶;八是兩岸共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成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