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伍優政:“兩岸一家親”就是常往來不分離

http://www.CRNTT.com   2016-12-24 00:23:29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台籍博士候選人伍優政(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北京12月24日電(中評社報道組)由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與中評智庫基金會聯合舉辦的第三屆中評智庫青年論壇昨日在北京台灣會館舉行,來自全國台聯與中評智庫的十位青年評論員圍繞“兩岸一家親與青年作為”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並達成由全國台聯會長汪毅夫命名的“騷年鬥陣走——丙申冬北京共識”。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台籍博士候選人伍優政在發言中表示,“兩岸一家親”是兩岸的基礎、根本,也是未來發展的憑藉,他認為,“家”是兩岸共同應對外環境挑戰的台柱,是骨肉不分離,就是常聯絡,而上述四點是以和緩的言語表達,真正重要點出而不言破的核心,是早日統一。

  兩岸是一家關係 “同居共財”是中國傳統家庭理念

  “‘兩岸一家親’的核心是家,由家出發,明顯可見兩岸關係,是家人與家人的關係,是一家關係,而非任何國與國的關係,故非兩國關係”。伍優政表示,因為是一家關係,所以是本枝連理,因而家庭同根,文化同源。

  他分享了自己在台灣服兵役時,看到海邊漁村村民家門口的一副對聯“文明新棟宇,詩禮舊傳家”後的感想。他表示,這副對聯表現了討海人在粗獷的外表下,卻也別有一番細膩和胸懷:文明技術帶來新居落成,住地可能喬遷,時代可能改變,但賴以維繫家族精神、傳承家風的,卻是由自古早的中華傳統文化,家的精神和理念,始終不變。

  伍優政指出,家是中國社會與中華文化,最重要的核心與基礎,“詩始關雎,易基乾坤,書美釐降,春秋譏不親迎”,以及禮法“親族”“五服”的“差序格局”,由詩禮所代表的經典內容,正好記載了中國人長期以來對家的精神和理念,具體的表現,即是同居共財。他回顧了中國特色的家庭模式的發展歷程,他認為“同居共財”是中國傳統家庭的理念,亦是主流的精神與發展方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