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王英津:融合發展 增進香港民眾國家認同

http://www.CRNTT.com   2017-04-18 00:15:13  


中國人民大學港澳台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英津。(中評社 蘭忠偉攝)
  中評社上海4月18日電(記者 蘭忠偉)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日前舉辦“香港回歸二十年與‘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學術研討會,中國人民大學港澳台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英津在會議中表示,為了緩和央港矛盾,增進香港民眾的國家認同意識,中央積極推進深化陸港交流和經濟惠港的政策,希冀以此贏得香港民眾對中央的好感和認同。但事實證明,這些措施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相反,香港民眾的國家認同意識越來越弱,“港獨”現象的出現,就是有力佐證。

  王英津指出,單單依靠陸港兩地的交流很難增進香港民眾的國家認同意識。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尋找增進香港民眾國家認同意識的新動力、新路徑。而“融合發展”正是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個新思路。

  王英津表示,“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政策的實質是內地與香港實行“分治”,而分治其實就是“井水不犯河水”的隔離政策。該政策可以防止內地分享香港的既有利益資源,免除香港民眾的某些顧慮,但是長期的隔離會固化香港與內地之間的差異,強化香港居民的自我意識和主體意識,產生“香港只是香港人的香港”的概念。

  對此,王英津強調,“一國兩制”下,“存異”是必要的,但更好的做法是在“存異”的基礎上積極地“求同”,並積極培育、慢慢擴大“共同”,最終消除“差異”。“香港的教訓表明,今後應該積極推動內地與香港融合發展,縮小兩地差異,消弭分離意識。通過融合發展讓香港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參與到內地的經濟社會建設中來,將自己的命運與內地的發展鏈接起來,形成利用共同體。”

  他說到,兩地交流雖然可以增加兩地的利益連接,但交流只能增加兩地各自的利益,呈現出“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的割裂局面,而沒有形成雙方的共同利益,“這便是交流的局限性所在”。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