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南海 21世紀地緣政治主戰場

http://www.CRNTT.com   2018-02-21 00:15:43  


 
  從軍事層面上來說,隨著1979年中美建交,美國宣佈從台灣撤軍,美國同台灣的同盟關係已經結束。80年代,因為新西蘭在核動力艦艇進入問題上同美國產生了分歧,美新同盟關係事實上已經名存實亡。90年代初,菲律賓國內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國會通過決議不允許美國繼續駐軍蘇比克灣基地,而泰國則在柬埔寨問題解決後始終拒絕美國在境內部署軍隊和永久基地。

  在此背景下,亞洲美國同盟國家中的一些人開始懷疑,美國是否能有效地再充當亞洲平衡者的作用,是否能夠兌現美國對盟友的安全承諾。而美國國內也面臨著國防預算下滑、社會嚴重分化的情況,再考慮到中國迅速地崛起,令許多人擔心,美國是否還能有力地介入海外事務。

  1994年中國與菲律賓之間的美濟礁事件,使美國開始注意南海地區的島嶼爭議問題。但2009年以前,南海爭議並非美國與中國,以及美國與東協關係的主要議題。但此年的5月13日是聯合國大陸礁層界限委員會設定的各國提交其所主張的外大陸礁層界限的日期。南海周邊各國紛紛提交自己的主張。這其中中、越、馬、菲及印尼在南海都有重疊及爭議,使南海爭端更加複雜突出化。中國提交的照會提出:“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並對相關海域及其海床和底土享有主權權利和管轄權。”①並附上南海U形線地圖。根據中國國內法的主張,如果採用直線基線方法連接群島,那麼南海整個核心區域都在中國領海之中。②也是從該年起,中國採取實際行動來展示其對南海特別是U形線內區域的管轄權。故此年3月發生“無瑕號事件”、6月發生“馬侃號撞毀事件”。以越南為首的相關爭議國家極力拉入美國以對抗中國。

  中美因南海區域圍繞著82年《海洋法公約》中的第7條(直線基線)、第17條(無害通過)、第20條(潛水艇和其他潛水器)、第47條(群島基線)、第58條(其他國家在專屬經濟區內的義務)、第60條(專屬經濟區內的人工島嶼、設施和結構)、第121條(島嶼制度),以及第301條(海洋的和平使用)等條款存在著分歧。在此背景下,美國開始從外交上圍堵中國。2010年前國務卿希拉里走訪巴基斯坦、阿富汗、韓國、越南、印度、菲律賓、泰國,提出願意介入協調中國大陸與東協國家南海主權糾紛。

  2011年1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利用在自己的老家夏威夷主辦亞太經合組織峰會的機遇高調亮出“轉向亞洲”戰略。美政府開始從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中主動撤出,同時尋求外交政策的新亮點,決定把戰略重心轉移到亞太。2012年6月3日的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美國防長帕內塔提出了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其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一、強化美國與傳統盟邦和新的合作夥伴的關係;二、調整軍事部署態勢;三、運用創新概念、能力與能量確保美國繼續有效和高效地為創造安全環境做出貢獻,並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同時提出美國將在2020年前向亞太地區轉移一批海軍戰艦,屆時將60%的美國戰艦部署在太平洋。

  2009年11月,美國也正式宣佈美國將參與TPP談判,強調將以此促進美國的就業和經濟繁榮,為設定21世紀貿易協定標準做出重要貢獻,要建立一個高標準、體現創新思想、涵蓋多領域和範圍的亞太地區一體化合作協定。但美國政府參與TPP的實質是在經濟上圍堵中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