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兩會專訪:洪為民論香港最後的發展機遇

http://www.CRNTT.com   2018-03-08 00:30:10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中評社 郭藝術星攝)
 
  中評社: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您長期往來深港兩地,又在前海做了很多工作,您是如何看待兩地未來融合的問題,包括您認為當前阻礙兩地融合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應該如何來解決這些問題?
 
  洪為民:融合不是今天才發生的,已經發生了很長時間,包括今天香港的股市,百分之六十是中資股或說是H股,我們有很多中資的金融機構都在香港,我們香港老百姓無論是吃還是用的物資,都和內地有密切的關係,這些都不是政府去推動的,是商業和市場上已經有的融合,包括兩地的婚姻也比過去多了許多。

  香港是一個成熟的經濟體,從歷史角度看,香港每一次的轉型和發展,其實和內地密不可分。1949-1950年香港流入大量人口,所以香港開始發展輕工業;中國改革開放時,香港工廠開始內移,香港成為貿易中心。之後,又由貿易中心成為金融中心。1992年青島啤酒來香港上市後,香港成為內地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也是國際投資者投資中國內地的主要渠道。正是這樣,香港才能一步步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1949年以前的香港其實是一個航海海員休息的地方,雖然那個時候香港也是一個商業的城市,但是既沒有工業也沒有那麼多的貿易,就是因為國家的改變,香港才一步步的發展起來。從早期的輕工業,到貿易中心、航運中心、金融中心,每一次的轉變,實際上和祖國的發展都是密不可分的。

  當然,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中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香港也利用這個契機得以發展。未來我認為依然是如此,只不過角色在改變。過去香港是國際往中國投資或者是中國採購的一個窗口,未來我覺得會是內地企業往外投資採購的一個窗口。香港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而且我們的法律保障各方面做的比較好,所以我如果是一個內地企業,我需要出去投資,我的第一站肯定是放在香港,讓香港成為全球資產配置的中心,讓香港成為國際總部。

  香港資金流動比較方便,我認為香港應該要扮演這樣的角色,未來國家在“一帶一路”時,我們的併購和投融資,香港也可以扮演這樣一個角色。所以回到融合的問題上,其實是兩地今天為止已經融合了很多,當然,困難也是有的,也有一些確確實實的障礙,比如中國內地外匯的管制,香港如果要和內地在經濟上融合,資金無法流出流入,就不是完全的融合。

  香港和內地現在還是兩個不同的海關轄區,法律制度也是不同,這個不同即是一個限制,也是一個商機。大灣區我們擁有兩種法律制度,既有普通法也有大陸法。我們需要大陸法的時候,我們可以找內地的機構,需要普通法的時候可以用香港的機構,這反而是其它的國家沒有的優勢。東京灣全都都是大陸法,紐約灣全部都是普通法,所以我們有自己的優勢。當然,因為同時存在兩種制度上的差異,也許會有一些障礙需要去遷就,事實上在香港存在一些對祖國恐懼、不滿和懷疑的人,這些人他們會抗拒融合,還希望做一些事情不讓別人去融合,但是我認為,最早的融合併不是政府主導的事情,並不是某一個人的命令就可以融合,我們的微信支付的廣泛運用,以及每日數十萬人往來兩地,我們怎麼能夠不融合,這個潮流是不可逆轉的。尤其是香港對內地的經濟依賴是很大的,當然內地對香港在金融當面也有一些依賴,但是更多方面還是香港對內地的依賴。
 
  無論是我們每天吃的東西,喝的水或者是用的電,我們的商業公司,貨運港百分之九十都是轉口的,所以我們的這些行業,兩地經濟上的融合已經非常密切了,不會因為某些人的抗拒而不發生。

  當然也會有一些磕磕碰碰,比如“一地兩檢”引發的爭議,但是吵完了之後,民意支持度依然很高,我的看法就是在這樣便利兩地人民生活,讓老百姓有更好的獲得感的東西,是不以政治主觀為轉移的。融合本身是一個很自然的事,不會因為某些人的抗拒就不發生,當然進一步的融合是有一些障礙需要消除,這些障礙有一些來自我們香港某些人的心態,有些來自對一國兩制的設計的疑惑,還有一些來自兩地制度上的不同和過時的法律法規,解決辦法就是成熟一個解決一個。我這次兩會所提的建議並不是說要為香港獲得什麼好處,而且確確實實解決了一些今天兩地融合上的障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