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對兩岸關係發展的辯證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8-05-13 00:14:27  


 
  台灣方面。60多年來,台灣在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和文化及價值觀等方面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些變化使台灣與大陸關係以及自身變得更加複雜。台灣的特點是:一是民眾心向和平,都反對威脅兩岸和平和製造“台海危機”的人、團體和政黨,註定了“台獨”和“獨台”主張都不得民心。二是台灣政黨政治愈演愈烈,政黨為了自身利益相互拆台、相互詆毀,損害了台灣發展、台灣民生、台灣形象,已無法推動台灣再向前發展,台灣已處在選擇的“十字路口”。三是民進黨執政迷失。不顧民生,崇洋媚外,“去本忘宗”,製造社會混亂的社會價值觀,特別是不切實際的脫中策略,不僅會使台灣受制於人,而且還會將現有成果消耗掉。同時,還要看到台灣是典型的海島型經濟,發展資源少、潛力小、消耗快,必須背靠大陸強大可靠的經濟體才更有前途。

  美國方面。長期以來美國認為台灣有著不同尋常的戰略價值,對華戰略處於矛盾或左右搖擺狀態,這種矛盾搖擺主要源於對中國未來發展的定位及走向缺乏真實確切的把握。一方面,美國樂於看到一個有益於美國的中國強大;另一方面,美國既不願意看到中國統一強大,提高抗衡自己的實力,更不願意承擔與中國對抗所帶來的利益風險。美國的特點是:一是超強實力是介入台灣問題的基本條件。這種超強的軍事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註定了美國的擴張本性。二是擴張本性帶來了所謂的擴張利益,長期依靠從世界各地攫取政治和經濟利益維持自身發展,這種行徑不符合時代發展趨勢,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反對的,是人類發展的退步。從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看,如果一個國家依靠擴張發展自己,本身就是倒退的表現。三是由於美國依靠攫取別國資源維持超強實力,決定了這種超強實力是短暫的,當中斷了這些資源,這種超強實力將不復存在。

  日本方面。日本是中國的“老鄰居”,但歷史證明不是“好鄰居”。日本的特點是:一是日本是島國,資源少,屬典型的外向型經濟,決定了其擴張的天然性。二是日本有多次對外侵略的“不良記錄”,特別是歷史上對中國多次侵略,給世人留下喜好擴張的不良印象。三是大和民族有本能的危機感,這種危機既源於地理上的自卑,又來源於內心的自大和對現狀的不滿。四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陰影”,讓日本有種不甘感,總想完成“未竟心願”。五是日本認為,中國大日本小,從正面與中國對抗會重蹈戰敗覆轍,台灣問題則是戰略迂迴制衡中國的“抓手”。六是日本看到美國實施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和最近提出的虛幻的“印太戰略”,為其對抗中國提供了歷史性契機,認為配合好以上美國戰略既符合美國需求,也符合自身利益。

  總起來講,大陸長處是地大、物博、潛力大,所追求的兩岸統一是進步的、正義的事業,能得到世界各國的支持,短處是大陸綜合實力還不夠強大;但要看到大陸的長處還正在增大,短處正在縮小。台灣長處是有一定發展基礎,但地小、人少、潛力受限,“台獨”勢力的組織力、欺騙性雖強,但謀求“台獨”的行為是退步的、非正義的,與民眾願望和時代發展背道而馳;國際上處於不利,必會遭到包括台灣民眾在內的全世界人民的反對。應當看到其長處正在削弱,短處還在擴大。美日長處是綜合實力強,有一定的同盟性、聯合性和欺騙性,短處是依靠攫取別國財富支撐自身綜合實力發展的模式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反對的。這些長處正在削弱,短處正在擴大。

  這是強與弱、大與小、進步與退步、多助與寡助的對比,是兩岸關係走向的基本邏輯特點。這些特點規定了和規定著兩岸政治、經濟、文化上的政策和軍事上的發展,規定了和規定著兩岸最終是統一而不是分裂。這些特點在兩岸關係發展中將各依其本性發生變化,一切事物都從這裡出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