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陸生具兩岸重要解碼功能

http://www.CRNTT.com   2018-11-17 00:16:52  


 
  (二)陸生在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過程中的特殊性及優勢

  陸生在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過程中的特殊性,是相較於陸配、陸客、赴台交換生而言。從居台時間而言,陸配可以取得台灣地區戶籍後一直居住在台灣;陸客僅是指大陸來台的觀光客,每次入台最長逗留時間在十五天以內;赴台交換生的居台時限是台灣高校與大陸高校簽訂協定而定,通常是一學期到兩學期。由於台灣方面尚不允許陸生直接留台工作,在台畢業後的陸生除繼續留台升學以外普遍都會回到大陸。陸配到台後,多接觸到的是自身家族親朋;陸客赴台後多接觸與旅遊業相關人士;與陸生一樣,交換生來台後,可以與其同學建立一定的往來關係,但交換生來台時間確實短暫。

  赴台陸生,具有較長在台時間,與周遭年輕人接觸較多,熟悉兩岸社會環境。尤其是占非常大部分比例的學生是來自與台灣語言文化相通的福建省,其中不少學生是來自與中南部台灣語言文化完全相同的福建閩南地區。這是福建閩南地區的陸生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

  赴台陸生,分佈不僅限於台灣島內南北,離島金門島也有陸生就讀。因此,他們所感受到的社會氛圍不全然相同。尤其是在台灣島內,北部與中南部的社會經濟氛圍完全不同,北台灣更關心所謂的“高階政治”和一些相對宏觀的思考,而台灣中南部民眾更在意所謂的“低階政治”,在意自身的衣食住行。北台灣的教育文化資源相對充沛,很少有學生交換選擇到中南部台灣。這成了中南部陸生的一個非常明顯的優勢。另外,在大陸的學生普遍更關注於宏觀層面,而台灣普遍更重視細節的微觀層面。赴台陸生在兩岸學習的過程中,完全可以兼具宏觀與微觀層面思考的優勢。

  (三)如何轉化陸生“解碼”優勢以推動兩岸融合發展

  通過上述分析,陸生確實在兩岸社會融合發展過程中,有一定特殊性,更是具備解碼的優勢。如何將這部分“解碼”的優勢轉化為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中的新力量,需要從兩方面進行考量。一方面,陸生需要明確自身優勢,更加積極地投身到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過程中來。另一方面,需要各方有一定的引導和支持。在台的陸生應該更積極,主動參與一些有利兩岸交流的活動。在台陸生,因為處境相對尷尬,絕大多數的陸生會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不願意參加過多的活動。尤其是在中南部的陸生,他們對中南部相對瞭解,求學的時間熟悉了與中南部民眾打交道。這個寶貴的經驗優勢是值得利用起來的。

  四、結語

  誠如學者趙春山認為,“融合”就是從“求同存異”進入“存同化異”的過程,除了社會和經濟的融合外,更強調兩岸的“心靈契合”。心靈契合是兩岸交往的目的,更是根基。如何讓心靈契合,避免越交流越疏離狀態?通過兩岸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可以有效解決。兩岸在經濟社會融合發展過程中,讓交往基礎更穩唯有是從“瞭解”到“理解”,而陸生作為兩岸關係中特殊的一元,理應為兩岸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盡一份力,積極去發揮陸生群體所具備的“解碼”功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