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中評智庫:未來幾十年的中美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9-04-06 00:07:21  


 

  如果美國2020年再度發生金融危機,那時也衹有中國能幫得上美國的忙,中國人有的相信說,美國需要中國的幫助,中國還是要幫助的。這是正確的選項、唯一的選項嗎?還是說要有另外的選擇、另外的戰略想象?對於要幫美國的選項的回答是:“錯了”。我們先來看美國當年是如何對付英國的,二戰後當英國需要美國援手時,美國心狠,落井下石,取代了英國在全世界曾經的地位。這十足暴露出帝國的邏輯,尤其是軍事帝國與商業帝國互為表裡、互為支撐而合成一體的帝國是極為殘忍的。中國對此殘忍、獨占本性要有深刻認識,中國永遠沒有成為美國式的帝國的企圖,今天美國幹的所有事,尤其是在這場美國對於中國發動的無所不用其極的貿易戰,讓中國人牢牢記住一件事:“絕對不要相信對手”,美國不是朋友,幫不幫美國,絕不是心好、心不好的問題,而是中國如幫了美國,美國瞭解自己的問題後,反轉過來會對中國反戈一擊。前車之鑒不可忘。

  正如魯迅當年清醒認識到“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中國在處理是否幫助美國的問題上可不能有半點的政治浪漫主義而喪失政治的本能。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邏輯,在中國深厚悠長的歷史裡是經過檢驗的至理,但不是對所有的國家都是通用的,尤其是對於沒有歷史的年輕的商業帝國,此路不通。中國人如果不能深刻意識到這點,就得一而再再而三地付出冤枉的學費。

  當然中國對於美國的金融危機,不會像美國對付二戰後的英國一樣落井下石,中國不能獨善其身,還是可能再一次帶頭救助美國,但這一次卻要記住,救助不能再是單方面的、無前提的,而必須是有選擇性的,需要設置一些合理的前提條件。這當然也完全不同於當歐洲一些國家發生債務危機而求助美國時,美國向這些國家提出苛刻的條件,壓根不是想著對方,而完全想的是自己的資本利益最大化。中國人的善良本性不會變,衹是“君子可欺以其方”的情況不可能再重演了。

  二、中美關係的“變革”:美對華的兩面性以及中國相對的被動性

  對中美貿易戰的短暫結果作完研判後,接下來對中長期的中美關係作研判。從美國向中國發動史無前例的貿易戰開始,中美關係就發生了大變革,再也回不到從前。一方面是中美之間存在的結構性矛盾,中國GDP躍居世界第二,達到美國的三分之二。這引起了美國的恐懼,至於2015年的“中國製造2025”,原本不過是國家發改委這一政府部門牽頭做的計劃,就像德國政府做的“德國2020高技術戰略”以及其中的工業4.0,也像美國軍方做的各種計劃一樣,但卻引起美國的恐懼,草木皆兵。

  更重要的還不止是簡單的實力靜態對比,而是將短期與長期結合來看,看大趨勢,看動態的陰陽消長的大勢:中國處於上升、美國處於下降之趨勢,這就是《周易》復卦“一陽來復”、姤卦“一陰來姤”在性質上的根本性區別。姤卦的六爻中,雖然其中有五個爻都是陽爻,表面看來力量還非常強盛,但因為是最下一爻生出陰爻,長久則見衰微之大趨勢,所謂風起於青萍之末。中國文明看重的不在目前之力量強弱,而是看究竟是屬陽長還是陰消的兩大分野之大勢,所謂大勢已去則不可挽回,但在過程中還是有鬥爭的曲折性與長期性。復卦一陽來復、不斷壯大而取代姤卦,也不是自然達到的過程,而離不開巨大的主觀能動性,尤其是不能犯錯,更不能犯大錯。兩國之間的競爭往往還要比雙方誰犯的錯少,就像比賽,失誤難以避免,可重要的是做好自己,儘量減少無謂失誤而帶來的失分,尤其要避免重大失誤而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