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深度:呂小慶談後安倍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20-09-14 00:05:05  


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前駐日參贊呂小慶
  中評社北京9月14日電(記者 張爽)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前駐日參贊呂小慶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辭職及後安倍時代日本何去何從接受中評社專訪,他認為,安倍在此時辭職對日本經濟的影響應該不會太大,雖然有一定的突發性,但既不是衝擊性的,也不會是持續性的。同時要看到,安倍是一個強勢首相,而且是非政治原因下台的,在他的強勢長期執政之下,難以培植和滋生出強勢政治人物,日本政局必然會產生一定動蕩。同時因為安倍還有相當影響力,也不會產生激變。

  呂小慶對中評社說,在台灣問題上,安倍時代在發展日台關係的各個方面上已經做到了最大化,可以說達到了中日1972年恢復邦交正常化以後的高點。目前最有可能當選新首相的現任官方長官菅義偉上任以後,會順應安倍首相留下的政治遺產,但他本人出身底層非政治家庭,基本沒有安倍家族等戰後部分日本政界高層的台灣情結,料不會在台灣問題上有更積極的作為。

  呂小慶表示,新首相上任之後,中日關係總體上應不會發生大的變化,一些個別有影響力的政客甚至個別閣僚,可能因為在後安倍政權受到的制約相對變小,以及想下一步為上位首相蓄力,會有一些激進的對華言行,對中日關係造成負面衝擊,但難以對中日關係造成顛覆性影響。

  至於對安倍2012年再次當選首相後的對華政策,呂小慶認為應該分期看待,前期是2012年底(安倍再次上台執政)到2017年,後期是2017年底(越南峴港APEC會議)到現在。前期安倍在中日關係的主要問題方面,如歷史問題、領土主權爭端問題及台灣問題等原有結構性問題上基本上是開倒車,甚至有大幅度倒退,中日關係再次跌入冰點。在所謂南海仲裁、價值觀外交、地區及全球經濟競爭等中日關係新問題上,安倍政權可謂不甘寂寞,動作頻頻,使中日關係雪上加霜。後期迫於國內外形勢和日本國家利益,作為一個現實主義者,安倍採取了主動與中國改善關係態度和政策,在中日關係主要矛盾和問題方面有所收斂和克制。安倍提出中日關係發展的“三部走”倡議並予以積極推動(李克強總理赴日參加中日韓三國政府領導人會議並訪問日本,安倍首相訪華並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40周年大會等活動,習主席訪日),對高端引領中日關係取得突破和發展起到積極正面作用,特別是對於中國“一帶一路”表示(有條件)肯定並以“第三方合作”形式展開實施,使中日關係展排除障礙進入現務實發展的新局面,這對中日兩國都是好事,對後來者也有正面影響。 

  呂小慶,前駐日參贊、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南京大屠殺史國際和平研究院研究員。2003年10月至2014年11月,在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主管涉台僑務及相關政務工作長達11年,經歷、參與和見證了中日邦交恢復正常化以來,中日關係最為複雜、困難和跌宕起伏的一段歷史過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