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拜登勝選 台灣如何降低兩岸敵意

http://www.CRNTT.com   2020-12-07 00:03:57  


 
  甚至特朗普政府先前國務院亞太副助理國務卿費德瑋直言,中國當局肯定有偏愛的候選人,美台將會合作防止境外勢力干預民主選舉,尤其是在網絡安全領域合作。前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也宣稱中國將干預選舉,美方會直接幫助台強化應對能力。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更直指中國企圖影響台灣民主流程,利用假訊息破壞民眾對民主體制的信任。

  相對於特朗普政府一再指控中國介入美國、台灣大選,拜登較無此策略傾向。未來美國新政府若不再指控中國介選,則無法提供民進黨當局宣稱中國介入台灣大選之口實,“中國因素”被操作影響台灣選舉的重要性隨之下降。

  肆、結論

  自新冠疫情爆發後,美國民眾對中國的好感有所降低,此種反中路線充斥於國會與行政部門、各政黨間。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調查顯示,73%美國民眾對中國反感,比例為近15年來最高,衹有22%對中國有好感。民調也顯示有26%的美國民眾把中國定義為敵人,57%美國民眾認為中國是競爭對手,衹有16%形容其為夥伴關係。換言之,拜登執政後,短期內美國社會仍將持續充滿反中路線政治氛圍。儘管如此,拜登政府將改變一味抗中、反中的對抗策略,美中關係轉變為既競爭又合作關係。

  美國大選產生政黨輪替,從特朗普到拜登執政這意味著美國政府對中政策將面臨轉變,中國不再是美國頭號競爭對手。美中衝突不會再是無限上綱,而是限縮在局部性領域,美中關係將更具可預測性、可規劃性,既競爭又合作,尤其在諸多全球治理領域,美國亟需與中國進行對話合作。就此而論,蔡英文政府所奉行“親美、友日、反中”路線,是一種不平衡外交戰略,尤其是“反中”議題上與特朗普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性。

  當前兩岸當局並無“九二共識”政治基礎,“聯美抗中”策略固然增加“反中”路線的槓桿及籌碼,然此種失衡的單邊依賴關係卻是充滿高度風險。當美中戰略關係改變趨於和緩及合作及對抗性下降時,台灣應調整到“和中”路線主軸上,強化兩岸交流、對話與合作。在美中關係趨於平緩與未來合作發展趨勢下,美台關係增長已陷入“發展停滯”及邊際效益遞減,台灣當局難以再單邊遂行反中路線。此時應改變失衡“重美輕陸”、“聯美抗中”戰略,宜強化兩岸交流、合作及對話,降低兩岸如螺旋般上升敵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