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黃仁偉:中美將長期維持戰略相持但對抗有限

http://www.CRNTT.com   2021-11-15 00:02:33  


復旦大學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仁偉(圖片來源:線上講座截圖)
  中評社北京11月15日電(實習記者 汪璇)當前大國關係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傳統大國與新興大國並存,而在歷史上新老大國並存互相容納對方的先例很少,新老大國之間往往會產生嚴重的摩擦甚至戰爭,這就是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日前,吉林大學行政學院“長白國關學者論壇”特別邀請了復旦大學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仁偉對中美之間的戰略相持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討論,他指出,雖然中美之間的戰略相持階段會維持較長時間,但是可以預見中美之間的對抗是有限的。

  黃仁偉指出,今天中美之間的“戰略相持”與歷史上的“戰略相持”有所不同,今天戰略相持的主要特點是雙方的力量對比相對均衡、戰略上雙方都不能戰勝對方且各自都能長期保持制度自信。從這三個維度分析當今的中美關係,兩國之間戰略相持的基本特性已經顯現。2020年,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進程,到2050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第二個百年目標。美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2020年研究報告把中美戰略競爭的時間段定位2050年,另一個重要智庫名為“2049中心”,把中美戰略競爭的時間段定在2020-2049年。不難看出,從2021年至2050年,中美兩國將長期處於戰略相持階段。

  黃仁偉表示,在戰略相持階段,中美兩國之間會出現一系列結構性矛盾。大國權利轉移過程中崛起國與守成國之間必然產生矛盾。另外,中美兩國分別為份量極大、規模相當的第一、第二位經濟體,任何一方都不會接受另一方的壓制或威脅。但是中美兩國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並非全然的敵對關係,這種矛盾在一定條件下可能轉化為對抗性關係,在另一種條件下也可能轉化為合作性關係。

  黃仁偉認為,當前國際體系轉型的長期性決定了中美戰略相持階段的長期性。第一,雖然當前西方主導的世界體系面臨挑戰,但是仍能長期維持。第二,舊的全球治理機制難以適應新的力量崛起趨勢,中國代表的新力量新理念與西方的差異,需要一個長期的相互適應的過程。第三,中國從融入西方國家主導的全球化進程,向塑造世界格局轉變,改變世界秩序的能力需要長期培養。第四,中國與世界的關係以及中美之間的主次位置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發生質變。因此,中美兩國將較長時間地處於戰略相持的格局之中。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