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月刊:兩岸媽祖文化與民族認同

http://www.CRNTT.com   2024-02-12 00:04:58  


 
  2.媽祖是兩岸融合發展的精神紐帶

  “兩岸融合發展”,就是將兩岸組合與協調成為一個整體,經由團結統一的行為或過程,讓兩岸共同發展昌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握好固守圓心和擴大共識的關係,不斷增進共識,真正把生活在不同社會制度下的全體中華兒女都團結起來。兩岸融合發展的理念,正是一直朝著“把握好固守圓心和擴大共識的關係”持續努力。

  媽祖文化具有基層性和包容性,能夠促進不同階層、不同文化背景的民眾之間相互溝通和理解,在兩岸交流合作中已成為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精神紐帶。

  2017年9月23日至10月9日,湄洲媽祖穿越海峽,開展湄洲媽祖巡遊台灣暨媽祖文化交流活動。媽祖巡台期間,依照古禮開展接駕朝拜儀式,著力凸顯了“天下媽祖、祖在湄洲”地位。一路上接駕的媽祖宮廟紛紛在媽祖車、接駕彩車和宮廟宣傳欄上打出“祖臨板橋”“祖臨台中”的標語,並相繼舉辦了“歡迎祖臨”迎駕大型展演晚會和“祖潤板橋”徒步巡遊活動,接駕的不少媽祖宮廟門聯都有“溯湄洲”“肇湄洲”的字樣,斑駁的墨蹟無聲地述說著台灣媽祖與湄洲媽祖千絲萬縷的淵源和對“祖”的認同。

  大陸與台灣文化相承,同根同源。在媽祖文化活動中,這種“祖”與“分靈”“分香”關係,充分彰顯了兩岸“人同根”、“神同源”、“文同脈”的事實,也說明媽祖文化對於兩岸融合發展的內在精神聯結與傳承。

  3.媽祖文化代表思念原鄉、向往和平

  台灣先民從大陸跨海來台開墾,逐漸落地生根,媽祖文化也從原來“唐山過台灣”的海神,轉變成為多功能神祇,台灣的媽祖逐漸被視為能全方位照護百姓的神明。但是台灣民眾較少以天妃、天后來稱呼媽祖,而是以如同家人親近般的稱謂,如:娘媽、媽祖婆、婆仔、聖母、姑婆祖等,這種平易近人的稱呼,使得媽祖與台灣百姓的關係,已經從神靈與凡人的高低對照,轉化成為富有親情倫理的關係。媽祖的慈母意象,讓廣大信眾將對母親的依賴感投射到媽祖信仰,使媽祖在台灣已經由海神信仰轉化為“母親之神”,並擴及到對先民來自祖地唐山原鄉土地的思念。

  為追求和平無所懼怕的精神,也折射於台灣的媽祖文化之中。在台灣民間流傳了許多媽祖為帶給百姓和平生活,在第一時間挺身而出為百姓阻擋炸彈、子彈的事蹟。例如,林德政《新港奉天宮志》④載:台灣台中大甲鎮瀾宮信徒間流傳,在美機轟炸時,有一位用衣裙接住從飛機掉下來炸彈的白衣女子,相傳就是媽祖,使得大甲地區沒有受到嚴重的災害。居民們非常感念媽祖的恩澤,因此每年農曆三月都要舉行媽祖繞境進香活動,歷時9天8夜,途經台中、彰化、雲林、嘉義等縣市近百座廟宇,以表達對媽祖庇佑地方的感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