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 
中評論壇:如何重塑台海與兩岸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24-09-10 00:00:53  


陳星
 
  陳星:“主流民意陷阱”與台灣政治的未來

  賴清德以四成民意支持當選,但上台後卻並未向“多數民意”展現善意,反而利用執政優勢對非綠陣營展開猛烈攻擊。這無疑是對“民意神聖性”的巨大諷刺,同時也暴露出民進黨的基本認知:民意不過是權力擴張的工具,可以引導與塑造。從實際的政治操作來看,民進黨當局在鞏固“基本盤”支持的前提下,並不在意所謂“主流民意”的看法,甚至試圖通過各種方式瓦解“主流民意”。這種認知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台灣政黨爭取民意的動能減弱,但引導與塑造民意的動力增加,“爭取民意支持”於是演變成為比拼引導與塑造民意成效的技術性問題。由此看來,“主流民意”已經成為一個政治陷阱,政黨如果不能有效引導與塑造民意,所謂的“爭取主流民意支持”往往是鏡花水月。

  我們討論台灣民意問題首先需要明瞭“民意”所指為何。一般來說,現在討論的“民意”主要指涉以選舉投票為外在形式的民眾觀點表達,這種民意對應英文中的“opinion”,即社會大眾的“觀點”,或者直接就是指“輿論”。這種意義上的“民意”概念隱含著一個基本的理論前提:“民意”並不是自主性的存在,而是經過政治動員之後的選民觀點富集與呈現。從常識來說,人的觀點具有易變性與多面性特徵,因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所謂“民意如流水”的情形。然而台灣社會存在的所謂“鐵票”現象則又從另外一個層面上說明選民的觀點可以穩定下來並形成穩固的支持。台灣政治動員的核心就在於創造並加強政黨或者政治人物與選民之間的穩定聯繫,轉化成政治支持並固定下來,台灣所謂“主流民意”在這個意義上說就是看誰能夠組織起大範圍的民眾支持並呈現出來。

  因此台灣民意變化與流動實質上反映的是不同政治力量動員民眾並形成穩定政治支持的效果差異,動員效果較好的政治力量被等同於得到更多“民意”支持。因此台灣民意結構中仇恨與對立議題大行其道就很容易理解了,因為這類議題對於民意動員的效果更好。民進黨長期以來就是以這類議題作為民意動員的主要方式,以仇恨、怨忿、區隔性的議題取代理性辯論作為民意引導與塑造的主打議題,將圍繞這些對立性議題的動員作為民意引導與塑造的主要手段。從上述意義上說,民意很難是理性的,其根源在於民意引導者利用仇恨與對立觀念固化並加強了台灣社會的對立性行為取向,台灣社會理性思考與行為的空間被大幅壓縮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