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中評月刊:兩岸半導體產業合作前景與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24-09-19 00:01:06  


圖1:2022年中國半導體產業上市公司區域熱力圖
 
                 一、海峽兩岸半導體產業“戰略耦合”的重要性

  “戰略耦合”(Strategic Coupling)是指一個區域中的經濟主體(企業或者政府),有目的地協調、組織和安排區域資產(regional assets,例如技術、生產資源、勞動力資源或者特殊制度),與全球生產網絡的主導者(一般是跨國企業,也稱lead firms)進行交換的過程,也指東亞企業融入全球生產網絡中領先企業競爭性規則的過程。其“戰略性”體現在作為參與主體的企業和國家(或地區)在融入全球生產網絡過程中所展現的主動性,東亞國家(或地區)的領頭企業更是在這一過程中引領了本國(或地區)的經濟轉型,近三十年來半導體產業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日本、韓國等地的發展,正是政府與企業協作的“戰略耦合”產物。②半導體作為具有戰略意義的關鍵產業,中國政府有必要採取積極主動的政策措施,推進兩岸半導體產業的“戰略耦合”:一方面,海峽兩岸在半導體產業鏈分工上有著較強的互補性,台灣半導體企業在大陸已有一定的投資規模且技術較先進,而大陸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兩岸有“戰略耦合”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在中美戰略競爭長期化的背景下,此舉可以加強大陸與半導體產業全球供應鏈網絡的聯繫,應對美國在該領域對中國的“戰略脫鉤”(Strategic Decoupling),兩岸有“戰略耦合”的必要性。

  1.推動兩岸半導體產業“戰略耦合”的可行性

  海峽兩岸共同打造半導體產業集群具有天然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有著“戰略耦合”的可行性。大陸半導體產業集中分佈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圖1),為推動兩岸半導體產業融合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⑴高等教育資源豐富,人才優勢顯著。兩個區域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眾多,可以為半導體產業發展持續提供所需的專業人才和智力支持。⑵產業基礎雄厚,技術實力較強。兩個區域都擁有完備的供應鏈體系和成熟的產業生態,尤其是在封測領域形成了較強的競爭優勢,集聚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半導體企業和研究機構,能夠開展高水平的技術研發。⑶政策支持力度強,集群效應顯著。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半導體產業集聚區域,在國家相關扶持政策的基礎上,出台了各類激勵政策,如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研發項目支持、融資支持、土地優惠、項目獎勵和人才激勵等強有力的支持政策,此外,不少地方政府成立專項基金用以支持本地半導體產業集群化發展,形成集聚效應,提升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⑷區位條件優越,國內外市場廣闊。珠三角地區與東盟十國、新西蘭、澳大利亞、韓國和日本等RCEP成員國經貿網絡密切,近些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更是有力地提升了區域內資源流動的自由度和便利性,實現大灣區內部與RCEP成員國之間商品、要素和服務市場的深度融合,可以更好地鏈接國際市場,吸引國際資本和人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涵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約佔中國四分之一的經濟總量,經濟活躍、開放程度高、創新能力強,且海陸空交通便利,基礎設施發達,便於承接產業轉移、開拓國內外市場,兩個區域都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最為發達的區域,在此基礎上打造海峽兩岸共同市場,可以為兩岸半導體產業的融合發展提供堅實的市場基礎。

  [圖1:2022年中國半導體產業上市公司區域熱力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