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月刊:美台互疑跡象成因與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24-10-23 23:51:15  


 
  雖然賴清德在選舉中對其“台獨”立場的表述進行了修改,但美國政府對賴清德當局的疑慮并沒有消除的跡象。在針對賴清德就職的“聲明”中,美國的回應較2020年出現了兩個變化,一是重新強調所謂的美台“非官方”(unofficial)關係,另一是將2020年時的所謂的美台“夥伴關係”(partnership)又改回了“美國人民與台灣人民的夥伴關係”,整體措辭與2016年類似。這表明,美國方面也試圖防止向賴清德當局釋放“錯誤信號”而讓賴清德貿然活動。不僅如此,賴清德就職不久,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處長孫曉雅等人就“拜會”賴清德當局高層人士,反映出美國方面有意控制賴清德方面的活動,試圖避免讓賴清德成為第二個陳水扁。時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孫曉雅在6月離任前的最後一場記者會上,對於賴清德接受時代雜誌專訪提到所謂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說法,她始終避免回應,稱“賴清德就職演說以中文提到評論內容,可能要請你回去問賴表達話語是什麼樣的意思”,同時僅僅強調,“美國歡迎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承諾維持台海和平與兩岸關係現狀。”⑬前美國中央情報局東亞太平洋事務副助理主任、喬治城大學教授韋德寧(Dennis Wilder)2024年5月接受專訪時則公開提出,“美國不能太愛台灣”,因為“這可能讓中方認為和平統一無法實現”,從而導致中方推動“武力統一”,這不符合美國“維持現狀”的需要。⑭

  美國對賴清德當局的“懷疑”,歸根結底是因為美國雖然利用台灣問題遏制和打壓中國崛起,但也絕不願意因為台灣問題被迫捲入與中方的衝突。當前,美國各界十分清楚,“台獨”就意味著戰爭。而美國出於自身國家利益的考慮,也在極力防範中美在台海爆發戰爭。2022年,拜登政府在“國家安全戰略”中強調,“在我們激烈競爭的同時,我們將負責任地管理競爭。我們將采取措施,減少意外的軍事風險,加強危機溝通。”2022年9月,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曾經就中美關係與台灣問題中的熱點議題,面向64名專業人士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表明,高達77%的受訪者認為,衹要台灣當局一宣布“獨立”,大陸會立刻“武統”。而賴清德當選後美國采取的種種動作也表明,美國政府目前對於賴清德當局後續是否會變本加厲挑釁仍然有所顧慮,對於賴清德方面輕舉妄動“拉美國下水”的擔憂仍然存在。

  隨著中美實力對比的變化,美國國內對於是否還要將台灣視為所謂的“戰略資產”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懷疑”。雖然美國政府還在駁斥“疑美論”,但美國學界近年來已經開始對美國干涉台灣問題的意義有所“懷疑”。例如,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查爾斯·格拉澤(Charles Glaser)提出,美國應該強化美日、美韓同盟,放棄“保衛台灣”等“次要利益”。⑮美國前總統里根助理,卡托研究所研究員道格·班多(Doug Bandow)以“你是否願為台灣而死”為題撰文,稱“大多數人幾乎不知道中美衝突會帶來什麼後果。辯論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是否有值得開戰的利益,遠比討論‘戰略模糊’的合理性更為重要”。他還認為,“唯一穩定、和平的解決方案是相互忍讓。”⑯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戰略與行動研究系教授卡弗利(Jonathan D.Caverley)則在《外交事務》撰文稱,台灣的軍事價值聊勝於無,“保衛台灣”是一種“高風險”、“低回報”的行為,因此美國“錯誤地防禦台灣,將是一種比疾病更糟糕的治療方法”。⑰

  無論是對賴清德當局的擔憂和懷疑,還是美國學界對美國既定台海政策的懷疑,都源自美國自身實力的相對下降。雖然當前美國仍然不願意公開“放棄台灣”,但隨著台海力量格局對比朝著持續有利於祖國大陸的方向發展,美國國內的“疑台”聲音衹會增加,不會下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