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三十年中國藝術浪潮從游行到游戲

http://www.CRNTT.com   2008-11-28 00:34:33  


“星星畫展”的歷史鏡頭。
  中評社北京11月28日訊/新京報刊載廣州美術學院教授李公明的文章,分析中國藝術的變化趨勢,全文如下:

  三十年之後,“星星畫展”的歸來被許多人作為一種可資炫耀的歷史資源,而我想思考的是它是否還有某種象征的意味、對當下的文化語境將有何觸動。“星星”的歷史是中國現代藝術以思想碰撞現實的歷史,是以立場、動機、氣質等等因素凝結為個人主義的旗幟的歷史——我們永遠不應忘記的是,藝術是人們尋求心靈自由的途徑。“星星”的根脈和真諦無法脫離七十年代末的思想解放運動。

  對於今天流放者的歸來而言,藝術自由的問題難道真的已經解決了嗎?且不說話語權力,在資本、名利的煎熬催逼下誰又是自由而獨立的呢?回顧“星星畫展”,與其說要尋找那個歷史的“原點”,不如說應該重溫它所體現的精神,并為解決當下的問題提供精神上和氣質上的資源。

  “85”新潮

  借著“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的腳步,“星星”之後的“85新潮”來了。國門打開之後,年輕的中國藝術家開始了自覺向西方現代藝術學習的進程;同時,學術界、知識界的工作對於藝術家的影響也不可以低估。“走向未來叢書”、三聯書店的現代學術文庫等等,翻譯西方的學術著作,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在藝術家中流傳很廣。西方哲學的觀念使很多中國藝術家認真思考人的孤獨感和疏離感,把人從陳舊的宏觀叙事系統裡面解放出來,回到人性本身。80年代後期,整個社會衆聲喧嘩、思潮飛濺,中國藝術的突圍在1989年中國現代藝術大展中呈現出它最強烈的焦慮和衝動。

  藝術家群落

  在85新潮之後全國各地湧現出許多藝術家群體,從圓明園到宋莊是這個歷史軌跡中最耀眼的星座。當代藝術家的群落現象首先是以空間上的聚集為表征。法國後現代思想家亨利·列斐伏爾說,“為了改變生活……我們必須首先改造空間”。這句話異常精彩地表述了當代藝術生產與空間的關系——異質的文化存在依賴於新的異質空間,這樣才足以改變舊的生活——文化軌跡。

  當然,生存的殘酷性早在圓明園時期便早已存在,只不過那時還似乎由於籠罩著一層共享的悲壯而浪漫的反抗詩意而使內部分化的殘酷性不太彰顯。到了宋莊、798、索家村時期,由於社會結構的分化更為懸殊,以成功、財富和享樂為社會分層的現象獲得了合法性,許多藝術家在看似充滿機遇的奮鬥路途上會更強烈地感受到對名聲和財富的焦灼渴望,競爭、希望、失落和絕望等等心緒時刻纏繞著他們的心田。

  以宋莊、798為中心的群落頂戴著中國當代藝術麥加的光環,但是藝術家們從嚴格意義上說已經不是真正的文化游牧者。宋莊、798在當代藝術中的名聲使很多藝術家認為在這裡比別處更容易成名,也使許多藝術商人視之為投資的樂園:這裡已然成了資本與財富編碼的交易場。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