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別讓“質疑文懷沙”一事變味了

http://www.CRNTT.com   2009-02-22 09:20:27  


 
  其實,文懷沙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質疑”是否成立,我們要了解這個事情的真相,其目的和意義絕對不在於“文懷沙”,而在於文懷沙背後的中國文化現象。假如“質疑”是成立的,我們應該反思為什麼一個學術一般,道德偏差的偽君子會成為所謂的國學大師,這背後到底誰是推動力,深層次的矛盾因素和背景是什麼?如果這個質疑不成立,我們也應該反思,為什麼會有人提出質疑,僅僅是對文懷沙心懷不滿嗎?還是我們當前的一種所謂的國學熱背後存在的隱憂?

  實際上,儘管媒體從多少年前就開始報道“國學熱”,但是國學到底是什麼,沒有幾位記者或者幾篇報道能够說清楚的:是古代史、傳統文化、中國古典哲學、美學、文學……甚至一些人抱著本子弟規、三字經、道德經,組織人念念,就成了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國學了。還有些人穿著所謂的漢服,在大馬路上扭達扭達,就成了弘揚漢學,恢復傳統……那說相聲的,說評書的,搞曲藝的,就更應該是國學了。

  反正,從提倡“以德治國”以後,國學這個詞就被籠罩在中國文化的各個角落,這倒真是新鮮事。

  其次,到底什麼是大師?誰封的大師?大師的標準是什麼?現在一提稍微上點歲數的,有點資歷的便是大師。老舍,牛不牛,才是一個人民藝術家,還是周總理口封的;魯迅牛不牛,過去中學課本也就稱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革命家,更不用說田漢、冰心、郭沫若、錢鐘書、曹禺……搞藝術的被稱為大師,始從梅蘭芳,之後一直到文革,其餘三大名旦都沒混上“大師”倆字,更甭說張君秋了。後來報紙上稱侯寶林為大師,還引來人們的爭議,而現在冒然的就出來了無數的大師,你說梅葆玖。張君秋是大師勉強吧,但好在京劇讓大家還都知道,二位的藝術也實打實,可是現如今一堆大師,連臉熟都不算。剛知道有這麼一號,就大師了。更何況“國學”,這種離老百姓遠的十萬八千裡的玩意兒,大家不琢磨琢磨,才怪!

  再者,什麼能稱得上“學”。過去說“學”,好比“藝術學”、“物理學”、“幾何學”、“文學”、“數學”、“哲學”……一聽都慎的慌。為什麼啊?因為那都是經過了相當的歷史時期,長者千年,短者百年,都是具有普遍意義的,或者具有形而上意義的。同時,所謂“學”,一般講的就都是方法論了,是故碩士課程以下,我們都只教課程,而不叫學,如果“高中物理”、“高中代數”、“高中歷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