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融帝國主義歷史 將終結嗎

http://www.CRNTT.com   2009-04-01 12:27:26  


 
  不錯,美國確實承擔了美元作為國際貨幣本位幣的相應成本,例如美國必須執行穩定而連貫的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必須避免發生清償能力與保證其貨幣信用之間的衝突(即“特裡芬難題”),與并在發生金融危機時扮演最後貸款人的角色;美國還應該擁有高度發達且自由的資本市場以盡可能降低交易成本。但是,與擁有美元本位所獲得的巨大收益相比,美國承擔的上述成本,真猶如九牛一毛。例如,僅僅是美元鑄幣稅收入一項,就是天文數字。有人算過一筆賬,截至2008年,美國發行的國債總額為9.6萬億美元,歐洲美元約4萬億美元以上;另外,從1940年至2007年,美國累計財政赤字4.8萬億美元;僅僅此三項統計,美元國際貨幣本位幣地位就使美國獲得的鑄幣稅收入就超過了18.4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2008年GDP總額的1.3倍。而沒有國際貨幣本位幣的中國就為其貢獻了十分之一。近20年來,美國之所以能够在債台高築和赤字居高不下的情況下依然花錢如流水,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元在國際結算中的主導地位。今天,盡管歐元在苦苦追趕,但美元參與的外匯交易依然占全部外匯交易的86%;全球約66%的外匯儲備依然是美元。某種意義上說,世界上所有以美元標價的資產都可以視作美國的資產。中國無數的產業工人辛辛苦苦換來的外匯儲備到頭來只是一堆隨時可能蒸發的綠紙。至於美國憑借美元霸權,通過操縱美元利率或匯率來定期對外輻射經濟風險,讓各國承擔美國經濟調整的成本,更是赤裸裸的剝奪。 

  可以說,全球經濟與金融失衡使得美聯儲長期以來低成本地扮演著各國央行的角色。美元作為金融帝國主義的標志性符號,一直是美國高邊疆戰略的三大核心優勢之一(另兩個是軍事和技術)。美國借此優勢不僅在遭遇金融危機時成功轉嫁危機,還拉開了與外圍國家的差距。更令這些國家難以容忍的是:美國轟轟烈烈的所謂救市計劃其實就是選擇在何時印刷美元的一場游戲。這才是不平等國際金融秩序下的現代荒唐劇。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對建立超主權儲備貨幣的期待,是邁向公平合理的國際金融秩序過程中再普通不過的訴求。 

  從貨幣主義角度來看,國際儲備貨幣長期而言是中性的,無休止的流動性釋放除了引發滯脹以外,還會使美國之外的美元持有者對美國的信譽和美國經濟失去信心。而今,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已經看得再清楚不過,美國政府對美元債權人的口頭承諾其實是一種國家級的“忽悠”。購買美國國債,其實就是美國用做工精良的紙換回另一種同樣做工精良的紙的游戲。早已力量使用過度的美國既無實力也無意願對美元的發行承擔無限責任。雖然還能憑借暫時的競爭優勢維持一段時期的美元本位,但華盛頓其實也很明白:今日的世界業已形成美洲、歐洲和亞洲三足鼎立的經濟格局。為著國際貨幣的均衡,理應形成美元、歐元以及可能的“亞元”或“人民幣”相互制衡的穩定三極。因此,全球貨幣金融領域的公共產品由目前的單極霸權向均勢結構變革是大勢所趨。美國可以推遲這一天的到來,但無法改變趨勢。在金融危機將金融帝國主義的極端偽善與自私面目徹底暴露在世人面前之後,全球貨幣金融領域的公共產品變革將以不可阻擋之勢到來,金融帝國主義歷史或將由於本次經濟與金融危機而走向終結。能够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超主權全球儲備貨幣,不是人類的超現實理想,而是理性選擇。
 


 【 第1頁 第2頁 】